装备制造业成大朗产业主力军
不久前,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宣布了其扩张计划。为应对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和长远发展的需求,该公司决定在石厦建立一个新的占地100亩的厂区。据悉,该公司今年已计划投资2亿元在大朗建设新厂区,这是继2014年投入600万元实施“机器换人”项目后的又一次重大投资。
信易新厂区的建设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富有创新精神的工厂。一旦新厂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司的年产值有望实现翻番,达到5.8亿元。目前,信易公司的增资扩产项目已被纳入市重大建设项目,大朗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协助企业开展前期工作。
大朗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占据重要地位,已成为与毛织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并驾齐驱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今年的《关于推动产业提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以艾尔发、信易、伯朗特为引领,集中力量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的整机产品,加快产业链和企业链的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装备制造业真正成为大朗产业提升的主力军。
在“世界工厂”东莞,大朗是制造业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毛织产业,大朗的装备制造业也如一枚光芒四射的“黄金齿轮”,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信易公司的增资扩厂只是大朗制造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缩影。
回望大朗的产业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简单农用机械生产到如今的现代化装备制造业,一路走来,历经数十年的风雨变迁。早在1979年,大朗主要以荔枝种植为主,装备制造业的雏形是一些镇属企业生产的简单农用机械。
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朗镇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吸引了许多港资企业进驻,其中包括大朗保安塑料五金厂等。这些企业跟随港资毛织企业进入大朗,大多数与村庄合作,从事简单的代工生产。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东莞市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朗也开始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在这个阶段,除了毛织产业,大朗镇还开始引进一批资金雄厚、规模大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掀起了一股引进香港、台湾装备制造业的热潮。这使得大朗装备制造业迅速驶入“快车道”。
明利钢材模具制品有限公司就是在这一时期引进的企业之一。面临人才流失和客户迁移香港至东莞的情况后,明利公司决定将生产线搬迁至大朗,并投资1.5亿元。如今,明利已经成为了大朗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朗镇在巩固香港、台湾资金来源的将招商引资的重点转向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地区。这一转变不仅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也为大朗的装备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的大朗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中国香港企业、中国台湾企业、日本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彼此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氛围。大朗镇,一座制造业的繁荣之城。天行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此设立了东莞艾尔发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构建了完整的生产体系,拥有尖端的生产设备,如今已发展为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机械手臂生产巨头。艾尔发的机械手年产量连年飙升,已超越六千台,增速更是稳定在每年的30%至40%。随着艾尔发的稳步发展,大朗镇的制造业产值亦水涨船高。
回望2006年,大朗装备制造业崭露头角,销售收入超过五百万元的企业已达八十余家,总产值占据全镇工业的半壁江山。正当大朗制造业如日中天之际,经济危机不期而至。尽管毛织产业面临困境,但大朗镇的补贴政策为企业购置数控织机提供了支持。此举不仅助长了毛织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带动了数控织机制造业的发展,促使数控织机的数量在短短几年内激增到四万台。由此不难看出,毛织产业的进步为大朗装备制造业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同样的时期里,东莞市台冠起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作为广东省起重机械设备的领军者之一,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金融海啸让起重机行业一度低迷,但台冠通过产学研合作与高端人才的引进成功摆脱了困境。如今,台冠不仅稳坐东莞起重机市场的主导地位,还进军国际市场,年产值不断攀升至亿元行列。其产品的高端品牌形象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朗装备制造业与毛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共同构成了大朗的三大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在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后更加壮大和成熟。目前,大朗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大批优质企业如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和明利钢材模具制品(环球机械)有限公司等已成为行业领军者。它们像黄金齿轮上的齿轮一样,共同推动了大朗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今的大朗镇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制造业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