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百度看好 他离职创业做私人助理 如今获微软投资
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的汪冠春,在2011年选择回国创业,与合伙人胡一川共同推出了「今晚看啥」这款基于用户喜好和社交关系的个性化影视推荐产品。后来,「今晚看啥」被百度成功收购。
对于这次收购,汪冠春表示是一次「成功的退出」,但也坦诚初次创业的他们在商业化经验上有所不足。虽然技术层面表现出色,但在探讨商业化路径时仍显稚嫩。在被百度收购后,他加入了百度的视频推荐团队,并在一年后转向自然语言处理部门,负责智能交互应用。期间,他们围绕语义对话推荐技术进行了诸多产品化尝试,团队内部的机器人项目成为了度秘的前身。
受到Magic公司服务的启发,汪冠春意识到语音对话与服务的结合潜力。百度内部对这一点的认识并不完全,团队在将对话技术输出到产品端时遇到了诸多挑战。尽管面临压力,甚至一度被认为商业模式难以成功,但汪冠春决心探索私人助理服务的可行性。于是,他和胡一川决定再次创业,同年7月,全新的产品——助理来也正式上线。
助理来也作为一个基于人工智能+O2O的全品类私人助理服务平台,采用了人工+智能的服务模式。它通过自然、贴心的交互方式满足用户各项服务需求,然后对接到第三方平台进行线下执行。如今已获得微软的投资。
目前,助理来也主要面向C端用户提供私人助理服务,覆盖了日程、咖啡、打车、跑腿等20多个品类,合作服务商超过200家。汪冠春强调,他们暂时不会扩展更多的品类,而是致力于在部分品类上提供更为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作为一个精选服务商的角色,助理来也能够通过用户数据评价的动态跟踪方式,迅速淘汰服务不佳的商家。
在向用户提供的高品质标品化服务中,助理来也的优势和服务边界并存。汪冠春以叫外卖为例,说明了助理来也在不同需求类型中的优势与局限。在长尾非标服务中,助理来也设定了服务边界,但对于一些用户实际需求较大的服务品类,系统会通过自学习能力进行记录与满足。
目前,助理来也主要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行,用户主要分为普通用户和VIP付费用户。普通用户所享受的服务大部分自动化,而VIP用户则配备专属助理团,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
面对O2O商业模式的发展如火如荼和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现状,汪冠春认为同质化不是问题关键,如何提供优质服务才是最重要的。尽管市场上有许多竞争者,但他坚信将所有的服务聚合起来并给用户提供极致体验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许多公司在这一方向上的努力仍显不足。助理来也的创始团队对此充满热情与决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当初,汪冠春在助理来也的创始之初,曾面临诸多挑战。起初,他们希望提供所有服务的聚合,但受限于 AI 技术的发展,一些服务未能实现完美融合,同时下游服务供应商的体验难以全面把控,部分服务不得不被砍掉。这样的决策考验,让汪冠春倍感压力。
随着O2O模式从资本的狂热期跌入寒冬,市场上幸存的产品寥寥无几。类似的服务提供商如神猪和如意如意等已纷纷转型,这使得汪冠春及其团队不得不重新审视公司的战略和商业路径。即便市场充满挑战,像百度这样的科技巨头已经进军私人助理服务领域,并推出了度秘等产品。汪冠春认为,巨头的介入实际上为这个创业方向注入了信心。
尽管度秘初期的定位与助理来也相似,但现在已转向人工智能操作系统(DuerOS),而助理来也始终专注于在线助理服务,面向商旅人士的市场定位清晰。汪冠春表示,他们更倾向于与巨头合作而非竞争。
在私人助理服务领域,汪冠春指出了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如何低成本获取用户资源,二是如何提供高效服务以留存用户。他强调,仅仅依靠补贴获取用户是行不通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低运营成本提供优质服务,这是保证用户留存的关键。
关于助理来也的现状,汪冠春表示公司正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他们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并正在筹备新一轮融资。今年,他们预计实现千万元级别的营收,并有望在年底实现盈亏平衡。目前,他们已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本地化团队,暂时不会大规模扩张。
展望未来,汪冠春希望通过打造卓越的产品体验来实现商业化变现。他们将持续优化AI交互体验,扩张服务边界,并积极探索向B端行业输出AI技术的可能性,甚至以Saas方式提供助理化服务。他坚信,助理来也将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体验。
曾被质疑、不被巨头看好,他离职创业做私人助理,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微软的青睐与投资,如今正稳步发展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