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新闻机器人搅局 记者饭碗还有哪些堡垒
在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AlphaGo战胜李世石,谷歌推出Allo智能聊天应用和IBM的沃森医疗保险顾问等事件,无疑让智能机器人领域在2016年大放异彩。人工智能不断挑战人类极限的人们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机器人是否会全面取代人类职业?牛津大学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尽管新闻业可能是最不容易被取代的行业,但在体育和财经报道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对传统记者形成挑战。这一趋势促使了自动写作软件的崛起。
在众多自动写作软件中,Wordsmith堪称超级写手。这款软件擅长处理海量数据,写作速度极快。企业公布财报的瞬间,Wordsmith就能自动生成一则吸引人的新闻报道。仅在2013年,Wordsmith就撰写了超过3亿份报道,这一数字已经超越了大多数媒体一年的生产总量。国外新闻机构如美联社、雅虎、《福布斯》和《纽约时报》等纷纷采用Wordsmith,用于自动生成各类新闻报道。Narrative Science开发的Quill也是一款具有竞争力的语言处理平台。
在社交媒体领域,Blossom机器人成为预言大师。在Facebook和Twitter等平台上推送新闻已成为媒体的标准操作,但选择哪些新闻最具吸引力则是一大挑战。为此,《纽约时报》研发了Blossom机器人,它能够通过预测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来智能选择推送内容。实践证明,经过Blossom挑选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的点击量远超其他新闻。Blossom还拥有友好的交互系统,编辑只需简单输入指令,即可获取合适的新闻。
针对政界的虚假言论,TruthTeller成为天生的克星。像特朗普这样的政客在媒体上大放厥词时,若遇到《》推出的自动事实鉴别软件TruthTeller,可能会更加注意自己的措辞。TruthTeller能够实时分析政客的演讲内容并判断真假,为用户提供相关知识和新闻的链接。这一工具基于智能语音识别和数据挖掘技术,为政治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真实性的保障。
在数据时代,GoogleAlert成为监测专家。谷歌在智能新闻领域也有所贡献,其基于大数据的预测系统GoogleAlert能够监测特定关键词的出现。用户只需在谷歌服务器输入需要监测的关键词,GoogleAlert就会全天候扫描含有这些关键词的网页,并及时向用户发送邮件。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综合分析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背景数据以及当地情况,预测事件的影响,帮助记者判断新闻价值。
这些智能工具的出现,无疑给新闻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扩大了数据收集与处理的范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的智能工具涌现,为新闻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在科技浪潮之下,另一款与Google Alert类似的软件——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推出的EDGAR,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这款软件高峰时期每天能生成高达12000份报告,其初衷是为投资者服务,但其强大的监测功能也被记者们用来跟踪他们所关注的上市公司动态。
在数字化时代的大潮中,记者这一传统职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新闻机器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工智能(AI)在新闻界的涉足似乎预示着记者的未来可能面临失业风险,然而深入分析后我们会发现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
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这在新闻领域尤为突出。人工智能主要擅长的是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或快讯报道,尤其在体育和财经等领域更为常见。在其他新闻领域,人工智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人工智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记者的消亡。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创造性与行动性方面的局限使其无法替代人类记者。有专家指出,在机器人逐渐涉足新闻业的背景下,记者可以更加专注于新闻调查、信息核实、新闻评论以及策划等领域。这些领域需要人类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最后堡垒”。
艺术创作领域也开始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据报道,GoogleMagenta团队已经开始与艺术家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音乐和绘画创作中的潜力。更令人惊奇的是,一则由智能机器人与人类共同创作的小说《计算机写小说的那一天》通过了日本星新一文学奖的初审阶段。尽管机器人写作的小说距离获奖还有一段距离,但研究者们正努力将人工智能的潜能扩展到更富创造性的工作中去。诗歌创作领域也未能幸免,谷歌团队研发的一款智能机器人在阅读了上千本爱情小说后开始尝试写诗。虽然机器生成的诗句仍有待提高,但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开始。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包括新闻业和艺术创作领域。只要人类能够充分利用并正确引导这一技术,我们就有信心在科技的浪潮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