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力促工业机器人发展 擎起智造之旗

机器人技术 2025-01-22 13:31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未来的工厂逐渐趋向“无人工厂”模式,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将被机器人替代,这一设想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无锡以及长三角地区,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提高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无锡,这座正在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变的城市,工业机器人无疑成为了推动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工业机器人这块“大蛋糕”虽然七成被海外供应商占据,但国内的市场需求仍在不断增长,信捷电气等企业的崛起让人们看到了本土企业摘下工业机器人这颗“制造业顶端的明珠”的希望。

机器人产业大潮正在席卷而来。以信捷电气为例,通过应用冲压机器人加工汽车零部件,精度高达0.01cm,为客户节省了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力成本。信捷电气还开发了机电视觉传感器,为机器装上了“眼睛”,并基于此开发了一系列智能程度更高的应用产品。在无锡,虽然机器人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正如市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陈巨昌所言,正是浪潮形成的时期,机器人企业正在不断涌现。

国产机器人本体制造并无优势。尽管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且增速迅猛,但每万人保有机器人数量仍不足90台,显示出工业企业应用机器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业内人士指出,国产机器人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如减速机、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和控制系统等,还未真正实现国产化,这使得国产机器人本体成本远高于国外同行。

无锡的机器人产业虽然处于快速发展期,但真正有能力完成机器人整机制造的企业还占少数,且多为民营中小型企业,年销售均不超过亿元,市场知名度有待提升。无锡的装备产业基础雄厚,物联网、云计算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推进无锡机器人相关软件控制系统和关键部件研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优势。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市经信委负责人提出,做系统集成是无锡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较为可行的一条路径。集成意味着针对市场应用的具体要求,在购买的机器人本体基础上进行驱动软件等设计。无锡的制造业门类齐全,信息技术产业发达,这为走集成化之路提供了深厚基础。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依然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按照工信部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高端市场占有率达到45%以上。业内人士指出,唯有掌握机器人最核心的“四大件”,国产机器人才有“定价权”。无锡以及全国的机器人产业仍需不断努力,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实现机器人的完全国产化。研发贴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机器人之路

在无锡汉神电气有限公司的历程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自动化焊接专机与机器人焊接切割设计经验。多年前,公司曾试图从国外机器人企业引进一台自动切割机器人。

令人意外的是,外资企业拒绝了这一订单,称所需求的产品为低端产品。在他们看来,对于简单的切割工作而言,使用高端的六轴机器人显得过于奢侈,而四轴机器人便足以应对。面对这样的拒绝,公司董事长何晓阳意识到必须自力更生。于是,他们结合购买的技术基础,独立研发出实用、经济且可靠的四轴切割专机,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

何晓阳的经历不仅反映了本土企业在工业4.0转型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更突显了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现状。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和电子行业,高端市场主要由外资品牌主导。在本地制造业中,中小企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企业同样需要机器人的技术支持来提升生产效率,但由于资金限制,他们难以承担高端机器人的高昂成本。

研发贴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机器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必追求最好的技术,而应追求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要让工业机器人贴近中国市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优质且价格适中、操作维护简便、售后服务及时响应。锡明集团总经理王振宇分享了他们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技术突破的经验。他们的机器人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固定定位抓取模式,实现了三维多角度甚至动态抓取物体,具备焊接、喷涂、装配和包装等多种功能,深受本地及周边中小制造企业的欢迎。

尽管本土制造业企业无需追求最好的机器人技术,但机器人研发企业仍应秉持追求卓越技术的理念。正如何晓阳所言,“通过研发实用的机器人本体与应用技术来抢占中小企业市场作为外资品牌的竞争。通过不断的竞争推动产品向高端化迈进。”本土机器人企业应积极探索、创新并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与封锁,最终实现进口替代的目标。这是一场科技与智慧的较量,也是一场关乎本土制造业未来的竞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