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机器换人 国产纺机业尚须跨过几道槛
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攀升,纺织行业等传统人力密集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急需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无疑为纺织行业带来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希望,为批量生产向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小批量生产和按单生产提供了可能。
“机器换人”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工业机器人的迅速走红,主要源于传统制造业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招工难、用工成本高等问题。与此以谷歌、英特尔、微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企业,瞄准机器人研发应用领域,将其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合,为机器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集众多跨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高端制造业智能装备。对于精准度要求高、工作环境有害或劳动强度大的行业,机器人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良品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国内机器人销量的快速增长,反映出生产制造系统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过程,由单一的刚性自动化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自动化转变。
纺织行业作为机器人应用的基础行业之一,已经具备一定的应用基础。从棉纺织到化纤生产,再到针织和印染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提升。自动络筒系统、智能落纱机、落纱机器人等设备的出现,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实施了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从落筒到码垛的全自动化,同时能进行产品智能识别,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准确性。而在针织和印染领域,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智能化技术,解决后道缝合、产品质量保证等问题。
工业机器人在纺织行业的应用,正推动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纺织行业带来了全新的生产模式和无限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工业机器人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工业机器人,正在纺织行业开辟新的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不再仅仅是汽车工业的专属,它们正迅速进军纺织行业,助力这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印染机器人,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能够精确控制给料多少。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精度,而且有效避免了因给料过多导致的印染原料浪费。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它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展望未来,工业机器人将在纺织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罗百辉认为,工业机器人将朝着更小、更便宜、更易操作的方向发展,这将大大促进其在纺织行业的应用。随着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纺织生产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虽然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发展速度令人鼓舞。和企业已经认识到“机器换人”是未来趋势,但成本高仍是关键问题。机器人的本体机械结构只占成本的一部分,而伺服系统和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成本较高,且目前进口比例较高,影响了我国机器人的价格竞争力。
《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我们正在努力攻克工业机器人本体、电机控制器核心部件,以实现产业化。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制造能力有望逐步提高。事实上,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报周期已经在缩短,现阶段平均只需1.3年就可以收回投资。
在纺织生产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更为广泛。随着纺机设备的数字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的身影将更多地出现在各个生产工序中。例如,纺纱工艺已经实现了设备的连接,减少了人为干预。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望建成少人甚至无人的棉纺工厂或车间。
智能物流系统中的智能测控技术和装置,如机器人等,国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工程经验。虽然某些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引进和学习,但我们有信心通过产学研用的结合和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攻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最重要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纺织生产将实现从大规模生产方式向小批量定制产品的过程迈进。例如,慈星股份公司正在利用“互联网+”手段建设一个快速个性化定制生产平台,普通人只需通过手机操作,就可以实现量身定制的毛衫。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为纺织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它们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营者的用工荒问题,助力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