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进步概览: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繁荣,本土品牌崭露头角,挑战外资品牌地位。这一趋势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多个领域都有所体现。
从市场规模来看,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迅速扩大。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在2023年的出货量达到了惊人的30.9万台,同比增速高达6.6%。尽管在随后的2024年上半年,增速有所放缓,但累计出货量仍然达到了惊人的15.7万台。与此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总保有量在持续攀升,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市场的营收将持续增长,服务机器人将成为市场的领头羊。
本土品牌的崛起成为市场的最大亮点。在金属加工、食品饮料、塑料及化学制品以及新能源等行业,本土品牌工业机器人的表现尤为出色。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在2024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50.7%,较之上年上涨了6.9个百分点。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有四家国产机器人厂商成功跻身全球TOP10行列,内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更是攀升至50.1%,这一数据创历史新高,甚至在某个季度首次超越了外资品牌。
本土品牌的崛起并非易事。虽然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但主要占据的是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依然被国际品牌所主导。国内机器人产业仍需努力提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能力,如控制器、伺服系统和减速器等。这些核心零部件的性能和品质对于工业机器人的整体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除了市场层面的变化,工业机器人在技术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具有具身智能特性的工业机器人开始应对更具挑战性的场景,例如智能焊接机器人等。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工业机器人的性能,还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本体,再到系统集成。产业集群也在加速形成,如长三角地区的机器人产能就占全国50%以上。这意味着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全球范围来看,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市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规模大、自动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市场份额仍在持续上升。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需求量将会继续增加。
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发展和变革。本土品牌的崛起、技术创新、产业链的发展以及全球市场需求与分布的变化都是当前工业机器人行业的重要特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