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时代来了 工人何去何从

机器人技术 2025-01-19 11:02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广东省近期发布了《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计划全面提升智能制造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其中,机器人产业得到了特别重视,明确了“机器人应用”计划的实施。

“机器换人”现象在珠三角制造业中逐渐显现,其背后的驱动力主要是招工难和用工贵。佛山市市长鲁毅透露,根据佛山社保局的数据,春节后的返工率仅为87%,显示出劳动力短缺的现象。这引发了关于人口红利消失、机器替代人工成为企业现实选择的讨论。

随着“机器换人”时代的来临,人们开始关心一个问题:这是否意味着大量工人失业?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增长率正在下降,明年可能出现负增长。对此,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兴指出,机器换人的关键不在于机器,而在于操作机器的人的变化。目前的工业机器人还无法比拟人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昆山某机器人公司的销售总监林卓旸认为,“机器换人”并不是排斥人工,而是让机器替代人工完成简单、重复、环境较差的工作,工人则转变为操作机器的角色,工作性质由繁重的体力劳动转变为更加轻松和体面。广东樱奥厨具有限公司便是这一趋势的典型应用商,传统工人可能面临转岗,转型为更高技能、复合型产业工人。

与此传统产业对智能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美的集团作为家电业的领军企业,已经在自动化方面累计投资了20亿元,并计划继续加大投入。在佛山顺德等地,不仅大企业,许多中小企业也积极采用机器人生产。

广东省的《规划》发布后,得到了的大力推广。东莞作为中国制造的典型城市,已经将机器人视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从导向性政策到资金扶持,都在积极推动“机器换人”计划。东莞市已经受理了530个“机器换人”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将减少用工约3.6万人。更多的城市也开始启动自己的“机器换人”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近40家。机器人制造产业正在中国蓬勃发展。

机器人换人不仅能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新鹏机器人相关负责人的表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台喷釉机器人的工作量相当于8名工人的工作量,而且釉料的浪费和废品率都远低于人工喷釉。这也是许多企业选择“机器换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机器换人”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革新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未来产业工人转型和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换人”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对此的讨论和思考也将持续深入。美的集团正迎来机器人应用的崭新篇章。到2017年年底前,美的计划新增机器人数量高达1700台,未来每年都将按照约30%的增幅持续投入。随着这些努力,美的集团预计将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实现2至3条全自动生产线,朝着“无人工厂”的愿景稳步迈进。

这些机器人不仅在高效生产环境中发挥出色,更被大量运用于条件艰苦的生产环境中。在佛山,我们看到了焊接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它们不仅解决了传统焊接中的飞溅多、烟尘大、环境差的问题,更将单机效率提升至人工的三倍,质量一次合格率也从原本的80%飞跃至99.8%。

机器人的应用也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成本效益。以佛山南海区某工厂的焊接工序为例,通过自动化改造,使用两套机器人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每年可节省高达780万元的成本,而年产30万件的焊接任务轻松完成。这意味着机器人的投入在短短一到两年内即可收回成本。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机器换人”的热潮愈演愈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正引领这一趋势。早在2013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就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到了2014年,中国市场更是持续发力,销量持续攀升至5.6万台,连续两年位居全球榜首。

行业巨头如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见证了这一变革。据总裁曲道奎透露,机器人成本仅为人工的四分之一,同时其在质量、效率和管理方面带来的附加值远超人工。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之中。特别是在珠三角制造业大市佛山,机器人的生产和应用对于城市发展意义重大。佛山市市长鲁毅明确表示,佛山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巨大,市场空间广阔。

“机器换人”并非易事。核心技术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国内机器人产业。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下游应用,缺乏上游核心零部件制造商的支持。国产机器人的可靠性相较于外资品牌仍有较大差距。逐步培育核心技术是国内机器人产业崛起的必经之路。尽管我们比国外晚了二三十年,但只要持续努力,完善机器人产业链条上下游,我们仍有赶超的机会。这需要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地区的耐心和努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