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补贴 发证明机器人行业标准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机器人技术 2025-01-18 18:08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防疫经验的先进性和有效性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中国用科技力量迅速应对疫情的特殊做法,展示了强大的实力。其中,中国运用机器人进行无接触检测、送餐、消毒等创新手段,迅速被各国效仿。微博网友们纷纷感慨,这是中国标准向全球输出的生动例证,展现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中国标准通过产品输出、企业并购、媒体报道和人才交流等途径,逐渐被世界各国了解和认识。

在这个新时代,中国高科技应用的迅猛发展让人瞩目。5G、大数据等技术加速了AI 2.0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以及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在此次疫情中,高科技的应用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催生了高科技机器人的新需求,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正从制造大国逐步转变为制造强国,拥有全产业链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机器人换人策略,国产机器人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连续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最大的一部分。

在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国近十年来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收并购、市场换技术、逆向工程等方式,中国学习吸收了欧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经验。随着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入,中国逐渐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赶上了新技术风口,使得高端装备制造业尤其是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

问题同样存在。中国机器人企业在市场认可、工艺和技术进步方面面临挑战。部分优质企业因为市场认可度低、低价竞争等问题而发展受限。中国高端装备行业因为标准缺失、检测手段不足、缺乏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等原因,在国内外市场丧失了创新和市场开拓机遇。

在中国逐渐从跟随者到领先者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规范国内市场,提升质量和创新积极性。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市场,向世界输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以及如何向世界输出更多的中国标准可能性。

标准化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国家在多项政策中鼓励加强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各地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坚持标准化制造,促进工艺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实践已经证明,标准化能解决产业问题。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也是苹果等全球化企业强质量高价格的基础。曾经距离标准制定者似乎还很遥远的中国工业市场,如今也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制造业的卓越实践引人注目。以海尔为例,这个家电巨头依托海外工厂,将“海尔标准”输出到巴基斯坦、泰国等一带一路国家,展现了中国家电业从“制造输出”向“标准输出”的壮举。海尔互联工厂模式的智能制造模式,被IEC高度认可,并收录在未来工厂白皮书中。不仅如此,海尔还被授权制定首个国际AI白皮书,在中国家电企业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洗衣机领域的IEC国际标准中,海尔的话语权更是占据七个席位,凸显了中国标准的全球影响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行业的标准化演变也并非一蹴而就。过去,国家在机器人行业标准化方面曾以国际标准为基础进行补充和完善,但受到硬件等条件的制约,落地速度较慢。随着市场潜力的逐渐释放,本土机器人企业的崛起改变了这一局面。国家逐渐放宽了机器人行业的标准硬性规定,以推荐性标准为主,同时鼓励团体和行业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在机器人行业的制造水平和产销量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新松、埃斯顿、新时达等一批领军企业,正将目光投向全球,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产品标准的提升成为了迫切的要求。

早在2019年9月15日,“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机器人分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机器人团体标准的到来,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委员会的工作组透露,未来随着标准的逐渐落实,机器人产品将出现类似食品的标准检测验证LOGO等标识,这既能规范企业的产品,也能帮助市场做出基础选择。

目前许多国内机器人企业对标准仍不了解,导致标准落地困难。只有少数国内龙头企业对标准有超前布局,并在国际收购和产品市场全球化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此,国家在推进大学和研究机构落实标准的认知规范方面做出努力,企业也通过会议宣传等手段加深认知。但当前行业的发展速度仍快于标准执行速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标准的落地实施宣传。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智能机器人分会的标准化制定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在此,我们诚邀社会各界的宝贵建议,共同参与机器人行业的标准制定,共同推动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健康发展。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