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造出有道德的机器人吗

机器人技术 2025-01-17 17:08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欧盟人工智能高级别专家组发布的人工智能道德准则草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个充满担忧的时代,如何构建一种令人信赖的人工智能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美国匹兹堡大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系杰出教授科林·艾伦对此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以下是关于人工智能道德准则的采访内容:

问:人工智能的“道德”究竟意味着什么?

艾伦教授解释道,人工智能的“道德”这一概念有着多种含义。它涉及到机器是否具备与人类相当的道德能力,或者机器是否能在没有人类直接监督的情况下,对道德相关的事实保持敏感并做出自主决策。目前,我们距离实现第一种设想仍有一段距离,因此他在《道德机器》一书中更多地探讨了介于第二和第三种含义之间的可能性。在无人监督的情境中,我们希望机器能够做出更道德的决策,而这需要机器设计者在设计时考虑到人类的价值观和考量。

问:如何让人工智能具备道德?

教授认为,培养一个人成为有道德的人并不容易,人类总是出于利己主义而行动。但对于人工智能而言,训练其具备道德则有其独特性。机器人本身没有欲望和动机,因此训练它们的重点是如何让它们对人类的道德价值观保持敏感。我们需要考虑如何通过编程使机器意识到其某些行为可能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在目前阶段,无需过分担忧机器人会优先考虑他者利益,因为它们尚不具备利己的本能。

问:构建人工智能的道德模式应采用怎样的方法?

艾伦教授提出了一个混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式。从工程角度看,“自下而上”意味着机器从数据中学习经验,而“自上而下”则是通过确定的规则进行预编程。在学领域,有些学派如康德更偏向于“自上而下”地制定规则和普遍原则来判断行为的道德性。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道德是通过训练和实践来习得的,倾向于一种“自下向上”的方法。

教授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更为贴切。因为人类并非单纯通过习惯养成,而是会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思考需要哪些原则来指导行为。在构建人工道德智能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既要考虑实时决策的需要,也要从错误中学习并调整规则。混合方法符合人类的实际情况,也为人工智能的道德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人工智能不仅功能强大,而且更加符合人类的和道德标准。在探究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议题时,我们不禁自问:是否应该限制其进步的脚步?这个问题引发了众多讨论和深思。如同黄金法则所揭示的那样,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感受,还要思考如何对待他人,对待机器亦然。这种对待方式并不是单纯的命令与控制,而是理解和接纳,认识到机器的存在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在的风险。

艾伦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应取决于其应用领域。对于军事领域等潜在风险较高的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需要审慎对待,因为我们深知武器的威力一旦失控,后果将难以预料。核和无人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警钟。但对于其他领域,艾伦则认为我们应积极面对人工智能的进步,并深入思考其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例如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交通习惯和生活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深思其利弊,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那么,人工智能的未来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危险呢?艾伦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的进步令人惊叹,但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他提到Siri等智能对话系统的不足,并对此表达了担忧。他担心人们为了机器的理解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这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险。他提到机器可能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使我们对某些错误更加宽容而对另一些错误更加苛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因为我们需要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真正为人类服务,而不是成为控制我们的工具。即使软件和技术不断进步,我们也要警惕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人类能够适应并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而不是被技术所控制。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机器并非自适应系统,而是需要我们人类去引导和控制。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需要深思熟虑、审慎决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人工智能的潜力与风险之间的平衡。同时我们也应该牢记那位作者温新红的贡献,她对这个话题的理解和见解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视角和思考空间。总之我们都需要积极地面对这一重大议题。这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或者轻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共同面对挑战并寻找解决方案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真正造福人类而不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