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重大创新成果在2021中关村论坛发布

机器人技术 2025-01-09 16:58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一、自然指数——全球科研城市竞争格局揭晓

在今年的中关村论坛上,自然指数创始人戴维斯·文班克斯发布了一项引人瞩目的报告——《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该指数作为一个追踪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的重要工具,详细记录了发表在82种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上的研究论文。它不仅揭示了世界各国及其科研机构的科研表现,更展示了全球科研城市的竞争格局。北京,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榜首,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科研领域的强大实力。而在全球五大科研城市中,除了北京,还有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以及上海。值得关注的是,亚洲城市在自然指数中的表现日益突出,共有20座亚洲城市上榜,其中中国城市占据14席。而在具体排名中,上海从第8位跃升至第5位,南京则从第19位飙升至第8位。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科研实力的迅速增长,也显示了全球科研格局的变迁。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在涉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研究领域,如清洁能源和气候行动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二、量子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无液氦稀释制冷机问世

在论坛的另一重要环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姬忠庆副研究员发布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无液氦稀释制冷机。作为一种低温实验设备,稀释制冷机在超导量子计算、拓扑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的核心指标达到了国际主流产品水平,为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不仅是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也为全球量子计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极低温技术的崭新突破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探索低温实验技术和低温物理的边界。早在70年代末,他们便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湿式稀释制冷机,实现了33MK的极低温。如今,面对新一轮量子信息科技竞争的新形势,物理所再次展现其技术实力,成功研发出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实现了比绝对零度高0.01℃的连续稳定运行温度。这一技术突破,使我国掌握了稀释制冷核心技术,为量子计算等前沿研究提供了极低温条件保障。

二、《新一代人工智能规范》:引领全球AI治理新方向

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为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协调发展与治理的关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薛澜主任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规范》。这一规范旨在深入贯彻《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细化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增强全社会的人工智能意识和行为自觉。它不仅考虑了社会各界的隐私、偏见、歧视、公平等关切,还针对人工智能的管理、研发、供应、使用等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机构提供指引。

三、量子计算领域的新里程碑: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突破500微秒大关

在量子物理领域,保持好的量子相干性对于量子计算机的性能至关重要。它决定着量子门操控的保真度、量子电路的深度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延长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一直是各国技术竞赛的焦点。令人振奋的是,我国研究者们在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将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延长至500微秒。这一成就代表着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未来的量子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的于海峰研究员成功研发出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其团队不断优化材料生长和微加工制备工艺,成功实现了量子比特退相干时间长达503微秒,打破了普林斯顿大学保持的纪录。这一重大突破有望促进超导量子计算的实用化,让观测原本无法观测的量子过程或现象成为可能。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清华大学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秉持科学、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创新生态等三大维度,通过32个指标对全球50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排名。

在综合排名前5的城市(都市圈)中,旧金山-圣何塞蝉联首位,纽约紧随其后。而伦敦代替波士顿排名第三,巴黎和粤港澳大湾区也进入了前10。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的综合排名从去年的第五跃升至第四。由深圳、香港、广州等“9+2”城市合并的粤港澳大湾区表现尤为亮眼,排名第七。在全球领先的50个国际科创中心中,亚洲有23个,中国9个。

此次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全球创新网络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亚洲城市的科技创新势头持续增强。新冠疫情虽然带来了挑战,但并没有阻断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相反,疫情推动了高技术制造业、互联网行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井喷式增长。随着数字技术应用场景的拓展和平台经济的扩张,网络宽带连接速度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创新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些新发现和新趋势展示了全球科技创新的活跃态势,也为我们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总台记者 王丰 陈宝善)

上一篇:智能rpa机器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