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企业产量同比下跌 行业总规模竟然扩大23% 真相到底是什么?

机器人技术 2024-12-27 10:09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在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上,正在上演一场出人意料的波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出现了罕见的下滑,累计下降9.1%。其中,8月份的跌幅最为显著,同比暴跌了19.3%。

这一跌幅似乎预示着行业的衰退,深入探究产量数字背后,却揭示了另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实际上,工业机器人的总产量在今年前九个月达到了13.36万套,较去年同期的10.83万套有了显著的增长,总规模扩大了约23%。

那么,哪个数据才是真相呢?

国家统计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这其中的差异源于统计口径的问题。统计样本库每年都会根据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调整。当企业的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标准时,就会被纳入统计样本库;而当其低于这一标准甚至破产时,则会被剔除。

在同比数据的计算中,比较的是当下样本库的企业与上一年同期的情况。虽然样本库内的企业出现了产量同比下滑,但整体合计的产量却高于去年样本库企业的产量。这一增量的来源,只能说明样本库中新增了许多企业,为工业机器人产量做出了贡献。

不同口径下的数据呈现截然不同的趋势,展示了工业机器人市场格局的剧变——新兴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正在异军突起。

在这个数据之外,我们看到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那些努力寻求突破的中小企业正逐渐浮出水面。它们虽然看上去实力并不强大,但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就像宏友智能的创始人李宝琴所经历的一样,她的公司在给京东方交付一批订单后,展现了其在智能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实力。尽管她在2008年创业之初并没有立即进入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但随着中国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她逐渐转型并成功跻身其中。

李群自动化创始人石金博谈及今年的工业机器人行业时指出,尽管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但具备特色的企业仍在稳步增长。自2018年起,李群自动化的营业额已突破两千万大关,其产量数据开始被纳入统计局的样本库。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之初便专注于轻量型高端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应用。在众多新兴工业机器人企业中,国产企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外资品牌如ABB、发那科、库卡和安川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产品价格和维护费用较高,为国产机器人企业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捷资本近期投资了两家工业机器人和生产设备智能化平台公司,刘中青表示,这标志着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国产替代趋势日益明显。外资品牌的增速由去年的70%大幅下滑,而自主品牌机器人的销量持续增长。其中一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凭借其完全自主设计的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能力,吸引了刘中青等人的投资。该企业主要服务于集成商客户和终端客户,为客户提供机器人本体。在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到的机器人订单超过千台,成为SCARA机器人市场的领军者。

田丰,商汤产业研究院院长,强调企业必须进行产业升级以应对全球激烈竞争。他调研中发现,一家中国企业在割草机刀片领域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击败了美国竞争对手。与此李宝琴在2018年创立的广东宏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化了与东莞理工的合作,专注于AGV智能搬运领域。她们的产品质量为核心诉求,价格定位在中游水平。今年,宏友智能推出了移动机器人和智能立体库产品,并成功迈入了规模企业的门槛。

除了宏友智能,本土企业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特别是在搬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李宝琴的新企业今年接到了多个大订单,并计划将业务扩展至行业和智能家居领域。

中小企业的转型需求也是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采芯网创始人宋俊伟以芯片产业链为例,说明了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和机遇。在望牛墩镇的邓释翔工厂,正面临手工地毯自动化和智能化编织的需求。他引进自动化设备,尝试通过二代地毯编织机器人来替代复杂且成本高的人力。这是众多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之一,一些先行者已经成功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尽管许多工业机器人企业尚未被纳入统计,但他们的努力为工业机器人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正逐步填补中低端市场的空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传统制造业与现代化技术的融合正在创造出新的机遇和挑战。邓释翔一直在寻求技术的帮助以研发手工地毯自动编织机,并先后与多名技术精英合作。虽然过程中困难重重,合作因各种原因而终止,但他从未放弃。他的地毯编织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自研这样的机器需要大量科技投入,这对艺森地毯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他并未灰心丧气,而是不断参加技术对接会,寻找合适的技术专家。在一次会议上,他遇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图像识别研究专家,这位专家的技术为邓释翔解决了地毯编织机在图像色域识别和自动生成走针路线的问题。机器的自动识别设计图纸的颜色及所属区域、自动走针编织的设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创新的火花在邓释翔这样的企业家与科研人员之间燃烧。黄颖锋是东莞诺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注意到了面膜市场的巨大潜力。面对面膜生产中的基膜自动分离问题,他与技术团队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他们联系了在东莞理工学院工作的谭哲老师,并成功吸引他担任面膜机项目的总设计师。谭哲的专利与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相结合,推动了技术的工程化落地。这个项目涉及自动化、控制系统、材料、结构设计等众多领域,是真正意义上跨学科的整合与创新。

技术的实际应用需要跨领域的团队合作与多次迭代优化。赵益新作为技术成果对接的重要角色,他不仅要解决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的信任问题,还要确保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共识。他们遇到了许多挑战,如企业对于技术的不了解、双方沟通障碍以及企业可能侵犯科研人员权益的问题。但他们的努力让面膜基膜自动分离机逐渐从设想走向现实。经过五次样机的迭代,他们终于看到了产品的雏形。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他们仍然坚定地相信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谭哲坚信中小企业设备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他们将继续寻找更多的技术商业化机会。而李宝琴的同事赵海波正奔波在西南地区,为客户打造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逐渐成形,他的朋友圈展示了他们的工作成果和创新精神。(陈伊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