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项目启动

机器人技术 2024-12-25 14:27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在第15届COA学术大会的盛大开幕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携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启动了一项关于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的重要研究项目——《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此次活动受到了业内广泛的关注与期待。

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术研究,它更是我们国家在关节手术机器人领域迈向更高层次的关键一步。基于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该项目将进行大规模、真实世界、系统的研究,全面评估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机器人的性能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也为该技术的全面、科学、规范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加剧,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王宁副研究员对此深有感触。她表示,机器人辅助手术相比传统手术,具有更高效、快捷、精准的优势。在重大疾病诊疗中,高端医疗设备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利器”之一。机器人的精准度和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风险。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关节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也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人工智能在关节外科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也仅仅是开始。王坤正教授强调,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的创新和发展需要走“医工企”联合研发与转化模式。这需要医生与工程师、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骨科技术的发展。只有临床医生走出医院与企业深入合作,企业走进工厂继续创新,我们才能共同推动骨科领域的进步,真正为人民的健康福祉做出贡献。经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与国际先进机器人之间仍存在显著的差距。针对这一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周宗科教授提出了五点分析。

手术渗透率是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面临的一大挑战。尽管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渗透率远远不足。这意味着在实际的手术中,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使用频率和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关于技术的精准性。目前,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在技术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如何使这项技术更加精准,我们尚缺乏足够的有效数据支持。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研究来不断完善。

关于手术的速度与安全性。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做到快速而精准地进行手术,是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衡量手术机器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费用问题也是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如何合理定价,使医院有能力购买手术机器人,是制造商和医院方面需要共同考虑的问题。只有合理的价格,才能推动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重大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发展的一大里程碑。在圆桌讨论环节,有专家表示,虽然关节手术机器人具有诸多优势,如能帮助临床医生从各个方位观察患者患处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实现微创手术等,但目前其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手术。

这位专家进一步指出,作为辅助手术的工具,手术机器人为医生提供了更精准、智能、安全的手术手段。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无需开髓找力线,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机器人可实现微创手术,这将极大地提高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在手术渗透率、技术精准性、手术速度与安全性以及费用问题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在复杂和特殊的病例中,手术机器人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但仅能解决约60%~70%的难题。对于剩下的挑战,我们期待国产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专家、研发单位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能够研发出更加智能、精准的“下一代”手术机器人,以应对个体化手术的复杂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何川指出,要想充分发挥手术机器人的潜力,医生应观摩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学习其技巧,并在模拟器或实际手术中不断训练。相较于传统手术,手术机器人能显著缩短年轻医生的学习曲线,使他们更快掌握手术技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浩洋介绍,以华西医院为例,医生通过大约10台机器人手术的学习曲线,便可在一周内掌握该技术。手术机器人为医生提供了精准的辅助,从假体安放角度到肢体长度调整,使得手术者在短时间内获得宝贵经验。如果没有手术机器人的辅助,医生可能需要数十甚至百台手术来摸索,学习时间大大缩短。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程实认为,国产手术机器人虽然上市较晚且应用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但在基层医院,因手术量小导致医生成长较慢,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基层的推广尤为重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冯尔宥提到,目前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仍缺乏大规模、中长期的真实世界研究来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诊疗技术路径及标准的缺乏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但相信随着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高,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则从专业角度强调了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潜力。他建议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精准度和安全性,并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随着国产手术机器人研发单位的蓬勃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国产手术机器人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智能。上海同济医院运动医学科、骨关节外科中心主任程飚透露,国产手术机器人在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方面仍有一段漫长的路程。《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重大项目的启动,将为临床提供更为丰富的数据和经验,为机器人手术的最终实现提供坚实的依据。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骨关节外科主任张孝华表示,该重大项目紧贴国产需求,基层医院鲜有参与手术机器人研发的机会。通过此项目,我院将能够从临床实际出发,为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创新贡献宝贵经验。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辉分享道,湘雅二院很早就以积极的态度接纳手术机器人,并积累了长期实践经验。未来,我们期待加强“医工企”合作,吸引更多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人才参与研发,共同构建临床应用安全评价体系,并设立“中国标准”。这一领域的进步不仅将提升手术效率,还将为病患带来更为安全、高效的医疗体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