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破风者
在全球制造业的璀璨舞台上,谁将成为最闪耀的明星?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人类社会正步入人机物万物智能互联的新时代,这是IT产业的第六次浪潮,也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革命。在这个月的中下旬,以“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携手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盛大开幕。长三角一体化展区展示了三省一市协同创新、一体化发展的最新成果。
与此一年一度的“1024开发者节”如期而至。这个起源于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自创的节日,已经走过了五个精彩的年头。在这个节日里,全球的开发者们齐聚一堂,共同展示最新最全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推动跨行业链接、多领域碰撞和新技术升级。
两场智造盛会,都散发着科技的璀璨光芒,传递着生态发展的理念,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它们也充分展示了长三角打造全域AI新世界的决心和实力。
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已经多元化,触手可及。从人口红利到人工智能红利,是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在充分的数据支持和逻辑规律下,AI的学习能力可以达到甚至超越顶尖专家的水平,超越90%的普通专业人士。
回溯到1999年,刘庆峰带领一群中科大博士生创立了科大讯飞。22年来,公司始终围绕“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的目标,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如今,在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领域,科大讯飞保持着国际前沿水平。在今年10月发布的2021合肥全国行业领军企业排行榜中,科大讯飞位列榜首,智能语音产业全国评价第一。
而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与区域竞争力息息相关。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1)》报告显示,长三角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竞争力首次超越京津冀,成为四大经济圈之首,总评分高达101.90。当今社会,人工智能如江河之水、电力之能源,在社会生活中流淌不息,渗透至各行各业,为汽车、教育、医疗、司法等领域注入强大动力。从城市的日常管理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构建美好世界的重要力量。它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存在。
在过去的一年里,人工智能在安徽省基层医疗中的应用尤为突出。据统计,人工智能辅助医生修订了高达97万例诊疗结果。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的参与,这97万人的首诊结果可能是错误的或有争议的。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同样大放异彩。它精准分析孩子们的兴趣特长和薄弱环节,有效减少无效作业的时间,同时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为落实“双减”政策贡献显著力量。
开放平台,如同一场创新的盛宴。它点燃了少年开发者们心中的激情与梦想。如七年级少年方俊懿所言,若物联网的科幻场景得以实现,那么未来的世界将变得无比神奇。他用Arduino单片机为货架打造的“数码管显示系统”,在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便是一个生动的实践。一个小小的单片机系统、百行代码,让货物分拣变得轻松便捷。
风起于青萍之末,方俊懿们的梦想因开放平台而绽放。自讯飞开放平台启动以来,始终秉持让每个人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的理念,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开放442项AI产品及能力,吸引了超过271万开发者团队加入。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增的开发者团队达108万,增速高达66%,其中60%聚焦于企业和工业应用。
随着“开放平台2.0战略”的推进,一幅宏伟的蓝图正逐渐展开。各行各业的开发者们,几乎无需深入了解核心技术,只需通过简单的拖拽操作、可视化逻辑处理,即可解决行业内的关键问题。这意味着,即使是不懂人工智能技术的创业者,只要掌握场景应用、拥有创意和想象力,也能轻松融入人工智能的浪潮。
在人工智能的大家庭中,95后的沈广荣这位“Z世代后浪”同样在绽放自己的光彩。尽管他身患先天性全盲,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放异彩。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面对困境和挑战,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坚持,就能在人工智能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沈广荣的故事:从励志自学到科技创新的领跑者
沈广荣的人生之路可谓励志。从小就被身边的人告知要学习按摩知识以便未来就业,但他并未认命。乐观的他自学了C++、HTML、PHP等编程语言,并成功开发了一系列以“广荣”命名的小软件。更令人钦佩的是,他还立志开发一款针对视障用户的枪战游戏,自称“盲人版吃鸡”,通过音效与脚步声让玩家能够判断距离和位置。
去年5月,沈广荣的才华得到了肯定,他成功接入了离线语音合成服务,将游戏中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为玩家提供了全新的游戏体验。他的故事充分展示了自学与创新的力量。
科技创新之路:组团结阵,整体提速
科技创新之路犹如一场沉默的长跑,需要策略与坚持。在这场长跑中,有一种典型的战术是组团结阵,由一位或几位领跑者“破风”,让潜力选手跟跑。长三角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研究院所正勇当这一角色,降低风阻,提高整体的成绩。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活跃、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上海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首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拥有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其中张江被誉为“中国硅谷”,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上海总数的70%,每10家企业中有1家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今年7月,长三角最大规模的智能计算中心——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建成投运。这个“算力巨人”的AI计算能力达到每秒80亿亿次,有效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智能产业创新集聚与经济能级提升。杭州作为浙江“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经济主营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产业基础领跑全国。浙江正谋划布局新一代全功能智能超算中心和数据中心集群,以打造更好的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
安徽则依托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打造智能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这些成就充分展示了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和决心。通过组团结阵,整体提速,长三角地区正引领着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在世界制造业大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的舞台上,闪耀着一道独特的智慧之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前任副主任王一鸣先生,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未来蓝图。他强调,长三角作为我国制造业的心脏地带,肩负着增强我国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的战略重任。这里拥有庞大的产业规模优势、紧密的配套优势以及在部分领域的先发优势。未来,长三角将依托这些优势,运用尖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对传统产业进行深度改造。还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技术的力量,为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在这一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浪潮中,长三角将成为我国制造业不断攀升新高峰的稳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