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人工智能布局背后,希望随时随地向你卖东西
杰夫·贝索斯,这位亚马逊帝国的创始人兼CEO,堪称世界上最狂热的《星际迷航》粉丝。他最初曾想将他的电商平台命名为makeitso.com,向《星际迷航》中的口头禅致敬。多年来,贝索斯一直梦想着能将《星际迷航》中的计算机变为现实。终于,在2016年,他客串了电影《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并在亚马逊打造AI助手Alexa时设想着实现这一梦想。他希望创造一个像《星际迷航》中的计算机一样,亲切、无所不知且无所不在的助手。亚马逊Echo、Alexa和Appstore副总裁迈克·乔治表示:“我们确实把Alexa想象成《星际迷航》中的计算机,只需对它说:‘Computer, beam me up。’(计算机,把我传送走。)它就会为你服务。”
我在西雅图市中心丹尼三角街区的亚马逊摩天大楼Day 1高层见到了贝索斯和Alexa高层团队的众多成员。在那里,我亲眼目睹了亚马逊帝国的发展势头。在这个晴朗的早晨,太空针塔在附近山脉的映衬下显得尤为渺小,而亚马逊帝国则显得生机勃勃。站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构成亚马逊基础的30座大楼,这些大楼围绕着联合湖而建。就在大楼下方,一个巨大的地洞正在挖掘,亚马逊计划在这里兴建更多的大楼。两座正在建设中的、高达30米的大楼将会充满绿色植物,为亚马逊员工提供新的办公空间。整个园区都在迅速扩张,仿佛是一个缩影,展现了亚马逊世界的未来愿景和无法追赶的发展速度。
今年4月,亚马逊的市值达到了惊人的4398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公司。贝索斯的在线商店从图书起家,如今已经扩展到多个领域。亚马逊Prime在英国拥有数百万的会员用户,而在美国则拥有数千万的会员用户(亚马逊拒绝透露具体数据)。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是该公司云计算平台的重要支柱,为Netflix和Spotify等众多网站提供服务并带来了巨大的年收入规模。亚马逊还赢得了三项奥斯卡奖项、开设实体店、租赁货运飞机并成立了出版部门等。现在它正在英国剑桥测试Prime Air无人机送货服务,并计划在当地招聘更多的机器学习研发人员。亚马逊斥资137亿美元收购了全食超市。这一切都在证明亚马逊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人工智能一直是亚马逊业务的核心所在。贝索斯表示:“我们从机器学习技术中获得的价值有很多是看不见的。”随着Alexa在2014年11月的推出,亚马逊进入了贝索斯所谓的AI“黄金时代”。Alexa作为亚马逊AI项目的门面担当和AI助力器推动着消费者穿梭于亚马逊帝国并消费的需求。作为AI项目中的核心成员之一,罗希特·普拉萨德曾致力于研究自然语言和语音识别技术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等客户提供服务。当他加盟亚马逊并受邀打造语音控制的AI服务时激动不已。“我接受了挑战”,普拉萨德说,“因为对于语音识别和语言技术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在普拉萨德到来之前Alexa的愿景已经确立并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质:聪明谦逊乐于助人并努力变得像人一样而不是机器人一样冷漠无情。随着Alexa的发展壮大它将成为无处不在的智能助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智能体验。亚马逊的神秘研究部门Lab126,一直引领着科技与商业领域的创新。这里孕育出了Kindle电子阅读器、Fire TV Stick电视棒和Fire Phone等产品,而背后的驱动力则源自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远见。随着亚马逊的发展,其AI战略逐渐显现,其中Alexa语音技术是核心。亚马逊在AI领域的布局始于收购韩国公司YAP和加州创业公司Evi,这两家公司为Alexa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尽管面临机器学习方面的挑战,但在贝索斯的推动下,团队一直在努力研发并提升产品的功能。随着Echo的推出,亚马逊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智能设备体验。埃里克·布林约尔松表示,Echo彻底改变了人机交互的方式,使得人与智能设备的交流变得更为简单自然。在竞争激烈的语音助手市场中,亚马逊凭借Alexa的技能生态系统迅速脱颖而出。相较于Siri和Google Assistant等竞争对手,Alexa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实用服务。亚马逊通过分工明确的卫星团队来打造Alexa,确保其在各个方面都能与零售业务无缝对接。团队不断调整和塑造Alexa的个性、语调和知识库,以打造出一个无所不能的真人般的助手形象。当传奇歌手“王子”离世时,Alexa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事件,让AI回应变得更加敏感,展现了其人性化的特点。亚马逊在AI领域的布局和Alexa的发展仍在不断进化中,未来还将带来更多令人期待的突破和创新。Alexa的革新之路:开放策略与语音交互的深度融合
在数字化浪潮中,亚马逊凭借其强大的开放策略和技术实力,成功推动了Alexa的进化。今年四月,Alexa迎来了新的技能升级,不仅能低声细语、停顿换气,还学会了调整音调。与此在英国和德国上线的“speech cons”功能更是赋予了像“yay”(哇)和“ahem”(呃哼)这样的情感字眼更动人的语气。这种进步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对人类情感交流方式的深度模拟。
亚马逊一直秉持着一种开放的策略,这种策略在Alexa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亚马逊从AWS的快速扩张中学到的经验,也应用在了Alexa的发展战略上。亚马逊向第三方开放平台,允许他们为Alexa提供技能和服务,这使得Alexa能够迅速普及并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乔治所言:“当我们为某样东西开放的时候,我们乐于看到人们与我们竞争,因为这会使我们变得更好,将Alexa推向更多的人。”
通过语音服务(Voice Services),Alexa已经能够融入几乎任何产品。亚马逊通过1亿美元的风投项目Alexa Fund,为初创公司提供投资,期待他们未来能为平台做出贡献。从洗衣机到空气净化器,再到婴儿监控器和牙刷,Alexa正在被整合到各种设备和场景中。这种开放策略不仅让亚马逊获得了更多的创新力量,也让消费者体验到了更加智能和便捷的生活。
亚马逊在打造平台上的精明之处,在于其打造了一个更具价值的生态系统。当其他实体将技能放到线上时,亚马逊和消费者都能从中受益。亚马逊一心专注于如何加速普及技能和Alexa驱动的产品,通过打造可WiFi锁和新的语言功能来实现。新的语言功能让Alexa更能理解人类的表达和需求,比如当你说“给我叫辆车”时,Alexa知道你想要叫辆Uber。
亚马逊发展硬件的商业计划背后,是其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花钱购物的渴望。亚马逊推出了各种智能设备,如Echo Look和Echo Show,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购物和生活需求。Echo Look不仅能拍照,还能通过Style Check技能和机器学习功能给你的穿着品味和选择打分,提供购买建议。而Echo Show则支持视频通话,不仅能帮助家长监视新生婴儿的情况,还能通过Alexa订购商品、听音乐和观看电影。
亚马逊设备与服务高级副总裁大卫·林普强调,他们在发布新产品时始终秉持着开放策略。他们在推出Echo Show之前提前通知了Nucleus等初创公司。这种开放策略不仅有助于亚马逊自身的创新和发展,也有助于整个智能设备行业的繁荣和进步。
亚马逊通过开放策略和语音交互的深度融合,成功推动了Alexa的革新之路。未来,亚马逊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更智能、更便捷的生活体验,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在Echo Show亮相之后,Nucleus的产品并未引起太多意外。林普表示,他依然对Nucleus充满期待,这款产品与Echo Show形成了良好的互补。Nucleus被设计成挂在墙上使用,其超薄的设计让它独具特色。林普认为,Nucleus具有多种用途,与其他公司一样,它也能通过API访问,潜力巨大,未来可能会与Echo Show一样出色,甚至更出色。
在接受科技博客Recode采访时,Nucleus的创始人乔纳森·弗兰克尔强调了他们的产品与Echo Show之间的区别。他表示,亚马逊主要关注日常用品的销售,如清洁剂,而Nucleus则致力于帮助家庭更轻松地沟通。弗兰克尔强调,任何试图忽视或轻视他们这样的合作伙伴的行动,都将对整个生态产生警示作用。他进一步指出,Echo Show和Echo Look背后蕴藏着巨大的零售商机。
亚马逊以其卓越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但有时其实现便利的方式却引发争议。例如,《纽约时报》曾报道该公司员工在苛刻的工作环境中承受巨大压力。尽管亚马逊对此强烈反驳并要求撤销报道,但其自传《万货商店》中描述的情境与之相似。大多数Echo团队的初始成员已经离开亚马逊,但亚马逊为顾客提供的种种便利显然是团队专注和执着的产物。
贝索斯的“Love Memo”备忘录体现了如何将这种专注贯穿于整个公司。当亚马逊因比较线上线下商品价格而受到批评时,贝索斯起草了这个备忘录,思考如何使公司受到喜爱而非畏惧。他列出了让企业受人爱戴的特质清单,并强调在AI上的追求与Love Memo中的理念相似。亚马逊高管们经常引用贝索斯的信条,并在谈论竞争对手时表现出谦逊态度,同时强调公司的冒险精神和对未来的发明创造责任。
托妮·雷德作为亚马逊Alexa体验与Echo设备副总裁,领导着一个由行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致力于完善Alexa的个性。她的目标是让Alexa变得像人一样讨人喜欢,并能够在用户需要时随时出现,不需要时则悄然无声。情感是完善Alexa个性的难点之一,但亚马逊凭借对用户了解的深度——知道你穿什么、读什么书、看什么电视电影、听什么歌等——有助于让Alexa更加了解用户并与其愉快互动。
普拉萨德描绘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我们所遇见的人必须具备深邃的见识、广泛的阅历和浓厚的同理心,不仅能理解我们的口头语言,还能解读我们的非言语线索。他认为,真正的AI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而这正是AI发展的终极目标。
普拉萨德对Alexa的未来充满期待,他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制衡其发展,防止其变得过于像人类。4月,亚马逊推出了一项创新工具,通过哔哔声消除脏话,巧妙提醒人们Alexa是机器。这一切的背后,是Alexa逐渐像人类靠近的缘由——信任。
若想让Alexa无处不在,赢得用户的信任是必经之路。目前,Alexa已经能够通过言语表现出同理心,甚至尝试理解来自摄像头的视觉线索。推出Echo Look意味着亚马逊朝着这一目标迈出了第一步。摄像头进入家庭,为Alexa解读用户的情感提供了可能。“我们行事必须谨慎,决不允许Alexa误读情感线索,做出令人尴尬的事情。”普拉萨德强调。
行业专家威廉·塔恩斯塔尔-佩多埃认为,“语音助手获取的信息越多,它的表现就会越出色。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像头和AI的融合将成为常态。”与此亚马逊一直在致力于保护用户的隐私。即使Alexa不断进化,也能记录下用户的每一次交谈,用户可以自由地删除这些记录。尽管摄像头的加入引发了关于隐私的担忧,但亚马逊始终强调用户隐私的重要性。该公司甚至采取了多项措施保护用户隐私,比如唤醒指令和静音按钮等。亚马逊在AI助手的竞争中投入了大量资源,其他科技巨头如谷歌、苹果和微软也在这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随着Alexa的普及,它将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各个领域。那时,生活将会更加便捷和舒适。而在背后默默支持的亚马逊将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商品和娱乐内容。无论需要什么,Alexa都会满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