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通原理样机到产品

机器人技术 2019-08-15 19:22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最近,上海大学教授郭帅带队研发的助行康复“iReGo”进入了医疗器械注册流程,未来有望以“平民价”进入脑卒中患者家庭和康复机构。“如果没有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支持,康复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不会这么快。”他感慨地说。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市政府布局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聚焦机器人的可靠性、智能化共性技术,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机器人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今年,郭帅还有了一个新头衔--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他一周5天到研究院工作,希望把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大批机器人研发成果吸引到功能型平台,打通从原理样机到产品的转化之路。
 
  非营利企业处处“不一样”
 
  市科委基地处处长谭瑞琮介绍,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是构筑上海科创中心“四梁八柱”的重要内容。今年1月,市政府发布《关于本市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4月,市科委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上海市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管理办法(试行)》。“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已成为上海科技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它们的功能定位包括三方面支撑,即支撑产业链创新、支撑重大产品研发转化、支撑创新创业。”
 
  去年12月,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普陀区政府联合出资成立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个研究院是企业,但和大多数企业不一样,它属于非营利机构,不进行分红。”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郑军奇说,“研究院的口号是我们不一样。”
 
  除了是非营利机构外,这一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与大多数企业相比,还有不少“不一样”之处。例如,研究院的大量资金来自市政府财政经费,用于购置装备、建设机器人可靠性和智能化两大平台。很多装备的单台售价都以千万元计,国内机器人中小企业大多无力购买,而研究院的研发平台建成后,可以较低收费让中小企业使用并提供技术服务,使它们的机器人产品拥有更健康的身体、更智慧的头脑。
 
  又如,研究院的员工分为5类全职在职、全职聘用、顾问专家、兼职人员和合作研究员。郑军奇说,他以前在上海电科集团工作,现在属于研究院的全职在职员工。郭帅以前是上海大学教授,现在保留上大教师岗位,被研究院全职聘用。研究院聘请了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的一批知名专家,组成顾问专家团队;还聘请了一批中青年骨干研发人员担任兼职或合作研究员,参与研究院的科研项目。
 
  第四代iReGo将亮相今年工博会
 
  这种制度设计,让郭帅尝到了甜头。“以前在高校,我和市场接触的机会不多,虽然研制出三代助行康复机器人的样机,但总觉得离产业化还有一点距离。”今年初,他把“iReGo”带到研究院,让可靠性团队的研发人员“把脉”,结果发现在可靠性上有不少问题。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慧洁表示,国内高校、中小企业研发机器人时,注重的往往是功能和外观,而忽视可靠性检测和相关技术。其实,机器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是决定产品能否得到市场认可的关键因素之一。上海电科集团设有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可以为各种机器人提供机械、电气、电磁安全等10多项检测服务。在此基础上,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能为客户制定产品可靠性提升方案。
 
  经过全身“体检”,“iReGo”的一些硬件和软件漏洞暴露出来,郭帅团队立即与可靠性团队商讨提升方案。这种助行康复机器人属于医疗器械,上市前要经过国家药监局指定单位的严格检测,所以提前发现问题,让上大科研人员感到庆幸“如果药监局指定单位检测出问题,我们再返工,就会影响医疗器械注册的进度。”
 
  除了可靠性,智能化也是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的聚焦点。根据计划,智能化技术研究平台分为智能感知、智能操控、云端智能三个子平台,目前正在建设中。利用已初具规模的云端智能子平台,有更多智慧功能的第四代“iReGo”即将问世,将亮相今年工博会。它们进入多家康复机构后,某台机器人一旦积累了针对某一类型康复患者的训练策略,其它机器人能通过云平台进行学习。这样一来,机器人群体就能高效地获取康复训练经验。
 
  作为研究院副院长,郭帅希望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能让更多的高校科研人员受益。在他的张罗下,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已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建立联系,有望将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原理样机转化为高质量产品。“对于高校研发的原理样机,投资人常常不感兴趣,觉得离产品还有一段距离。现在有了功能型平台的工程化、产品化服务,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这段路就会顺畅很多。”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