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科创中心建设主体承载区临港打好智能制造
试想一下,走进工厂车间内,见不到一个人影,只看到忙碌的自动导引运输车(AGV)、精准上下料的工业和飞速运转的五轴数控加工中心,会是一幅多么神奇的场景。最近落户临港地区的上飞装备智能工厂就启用了首个这样的无人车间,也拥有目前国内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生产线,从虚拟设计到自动生产,让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化成为可能。
作为上海唯一以为主攻方向的特色集聚区,临港地区正以政策为引领布局生态体系,打好智能制造这张“王牌”,向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承载区大步迈进。昨天,临港管委会宣布,2017年首批36个智能制造产业专项通过评审进入立项,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近19亿元。
四大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智能制造的产业定位明晰了,但这个中心究竟该怎么建起来? 临港给出的答案是在重点项目、功能平台、专业园区、环境营造等关键领域展开布局,搭建起生态体系。去年是临港全力推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建设的第一年,当年立项扶持的智能制造项目就达到了63个,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31.6亿元。
从“制造”转为“智造”,自然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在临港地区,四大平台正显山露水———以智能制造研究院为主的科研支撑平台,以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为核心的信息数据平台,以工业4.0实验室、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工业4.0综研院为主的共性技术平台,以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和示范应用单位为依托的协同创新平台,串起了一条智能制造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生态链。
其中,智能制造研究院侧重于传感与物联、机器人及其应用系统、工艺与装备等基础研究,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侧重于工业标准制定及数据采集、应用和管理,工业4.0实验室侧重于智能制造评价体系、生产流程规划及人才培训,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侧重于智能制造标准及验证,工业4.0综研院侧重于智能工厂方案集成。
今年,临港推出了智能制造产业专项的“升级版”,重点围绕共性平台、试点示范、重大装备和重点产品研制、支撑环境建设4个专题,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平台、工业互联网产业支撑平台、脑智云支撑平台、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新模式与解决方案等18个方向,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中心建设。
科研空间集聚
产业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根据临港地区推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行动方案,未来3年,聚焦“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低碳制造”领域,临港地区将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重点培育和机器人两大先导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智能汽车三大支柱产业,积极拓展软件及信息服务、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航空航天、节能四大新兴产业,形成“2+3+4”的产业体系。
眼下,众多不同制造领域的示范项目正在临港形成标志性的应用。最近有好消息传来———临港的新昇半导体、沪东重机两个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入围了国家工信部2017年智能制造专项拟支持名单。与此,在核电、航空、航天、新、海工装备等领域,也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正在整合原有的业务流程,输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今后3年内,临港将通过形成300万平方米科研办公空间,以产业集群为核心,推进脑智工程、光电子、语音、海洋高新、信息软件、环保工程等智能制造产业项目落地,而集成电路装备、机器人、新材料、民用航空、再制造、、增强现实等一系列专业园区也在相继启动或延长产业链。
机器人工业设计
- 11个工业智能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专升本难吗 工业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就业方向及前景专科专业
- 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公司 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企
- 工业机器人岗位职责有哪些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需要学什么
- 工业机器人技术难学吗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学什么
-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资料
- 工业机器人技术大专毕业工资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
- 工业机器人方向研究生好就业吗
- 工业机器人编程主要学什么 工业机器人编程主要
- 工业机器人技术容易学吗 工业机器人学起来难不
- 学工业机器人就业前景分析 学工业机器人就业前
- 工业机器人编程需要学什么方向 工业机器人编程
- 工业机器人编程属于什么专业 工业机器人编程专
- 工业机器人的专业 工业机器人的专业课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