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我市出台了各类引才政策,各路精英纷纷涌来,台州振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孟沙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其主要为制造企业提供尺寸测量、缺陷检测、模式识别等在内的核心算法,实现企业检测环节的“机器换人”
科技人才是企业新常态下“弯道超车”的新引擎,也是区域激烈竞争中的决胜点。
近年来,我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制度创新激励科技创新,强化需求导向,立足产业基础,筑巢引凤,相继搭建了多个创业创新平台,促进“高精尖缺”人才的有效集聚,助推了项目快速落地,也铺就了经济转型的快车道。
这些年,北京大学金属燃料电池研究中心、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重点围绕汽摩配、机电、光电与信息、医药等支柱产业和新技术领域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本地企业也更好地发挥了科技创新的主体功能,提供台州本土产业的核心技术水平。
台州先后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数据
“十二五”以来,我市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10年的315家增加到2015年的471家;省级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已从2010年的25家增加到2014年的54家;省级科技型企业从2010年的376家增加到2015年的1013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已从2010年的179家增加到2015年的376家,其中,国家级6家。
,我市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科技进步奖70项,均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902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1512亿元;新产品产值从2010年的896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1219.80亿元。
2015年,全市共发放创新券1502.69万元,居全省第三位。
【我们的获得感】
“十二五”台州科创实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以来,台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八倍增、两提高”为抓手,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记者从台州市科技局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台州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21名(全省第3),省“千人计划”55名;引进“500精英计划”人才392名,带来科研成果项目1768项。
科技创新是一个体系,涉及产学研各个环节中的主体相互间的合作与互动。作为一个科教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台州下大力气引进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与我市共建创新载体,既有效地解决了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弱的“短板”,又促进了高新技术与产业的对接。
“十二五”以来,我市创新平台扩容升级速度不断加快。据了解,仅2015年,我市就先后引进北京大学共建了金属燃料电池研究中心;引进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建立了台州分院;引进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共建了清华研究院台州创新中心科技园;引进耶鲁大学海归博士团队来我市建设基因研究院;引进北大科技园,已基本达成合作意向。一年来,台州共建成4个创新平台,为历年之最。
产学研互动助推台州“智造”
为了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是推动科技与产业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是我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从建立以来,研究院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中心,以成果产业化为抓手,深度对接台州特色产业,助推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转变。与台州瑞格机电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汽车液力缓速器电磁比例阀,打破了欧洲同类产品在国内商用车市场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样机通过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重庆)的全部性能与耐久检测,将进入投产阶段,预计可新增产值2000万元/年。与台州吉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智能焊接,具备初始焊缝导引、自动路径规划、焊缝质量在线检测和全程追溯等功能,实现了焊接质量从结果检测到过程控制的转变,现已在电动车架焊接等行业开展工程化,投入产业化生产后,预计年产值1200万元。
2015年,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开展了多层次科技项目合作与服务,提供创新产品试制服务40余批次,获取技术需求84项,促成横向项目9项,合同总额226.2万元,同比去年增长97%,间接为企业增加产值2亿多元。开展市校科技合作项目共计93项,总经费2025万元,连续5年在杭州、宁波之后位列全省第三。
,我市引进的创新科技平台还承担着为台州长远发展培养后备人才的责任。台州振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孟沙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据介绍,2004年,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台州分部落户,当时和台州政府签订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信息交流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当年,刚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我有幸入选人才培养计划,到北京学习了2年多,回来之后也从事相关科技研究工作。目前我所在的公司也是中科院计算所数控技术与产业化中心孵化企业,主要从事图形图像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为制造企业提供尺寸测量、缺陷检测、模式识别等在内的核心算法,实现企业检测环节的‘机器换人’。”陈孟沙介绍,公司虽然成立只有2年多,但已经陆续为台州本地医药、卫浴、汽摩配、机电等100多家企业提供咨询和合作。
创新驱动任重道远
大院名校来台州建设研究院、中试基地、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机构,通过校企联姻和协同创新,发挥科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原动力作用,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助推台州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支撑产业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引进共建的创新载体为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术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载体和企业获得双赢,创新载体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我们这些创新载体研发高端不断走向新的高度。
浙大研究院作为一个创新载体,通过十年发展,研究院科研条件基本完善,创新团队建设富有成效,综合实力跨越发展,科技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化成果丰硕。
“通过创新产业化机制,未来几年,我们将为地方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有效的科技服务,争取到2022年末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兼具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和人才培养基地,争取成果产业化累计实现新增1000亿元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组建10家上市公司,成为引领和支撑台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浙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颜文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