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可以解决富士康频现员工跳楼的烦恼吗?

工业机器人 2019-08-16 08:25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苹果新一代手机发售在即,而其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近期再次发生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在距离苹果7发布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次跳楼自杀事件也再次引发传媒对“血汗工厂”的关注。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在高强度工作下出现不可控变量的影响呢?这次契机是否会加快富士康来替代产线工人既定战略?
 
  机器换人解决用工荒
 
  作为代工的主要成本,人力资本的剧烈消耗让富士康产生了用机器来替代人的冲动。在过去的10年间,富士康充分利用了中国从高收入国家取得高质量设计然后将其转变为廉价量产品的能力,通过120多万人的代工队伍将富士康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商,其中仅中国大陆就有超过100万的工人。
 

 
  富士康之所以大力开发,主要是近年来安全担忧加剧以及人力资源短缺所致。
 
  事实上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富士康很早就开始布局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按照计划,今、明两年,富士康将在广东惠州工厂投放400台机器人,目前,该厂区投用的机器人已经有七八十台。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在年初声称,未来3年投资至少1000亿元,引入100万台“机器人”。
 
  从人力资源涨价的背景和机器人高自动化生产效果来看,用机器人来替代人不仅可以解决用工荒难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据了解,富士康目前使用的机械臂每个成本在十万元人民币以上,机器人的成本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简单地看,机械臂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其工作时间是工人的三倍。机械臂的成本相当于雇用三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成本(目前富士康普通工人的年薪约为3万~4万元),这样一个机械臂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第二年就可以创造大量的利润了。
 
  事实上,机器换人战略被看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广东省2万家定点监测企业的平均员工缺口达38人。以“世界工厂”的东莞为例,近两年来,东莞一度遭遇“招工难”的困扰。东莞市经信局最近则表示,东莞在实施“机器代人”后,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得到极大缓解。
 
  机器人崛起顺应工业4.0时代潮流
 
  如果从当事者和政府的角度来衡量机器人取代人,绝对不是好事,下岗就意味着巨大的社会包袱和随时可能爆发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时,工作更不好找。
 
  但对富士康来说,这条战略是绝对正确的,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用工荒逐渐到来,用机器人无疑会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还能顺便摘掉“血汗工厂”的帽子。
 

 
  即使富士康不这么做,未来也会有其他公司这样做,背后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这个趋势叫,这是德国的叫法,美国叫工业互联网,中国工信部称之为两化融合(信息化、工业化),物联网脑残粉叫万物互联,此外,中国还提出了自己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机遇。事实上,中国传统的依靠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支撑中国制造业的老路正越来越走不通,一方面是机器自动化的冲击,一方面是人口红利的消退。
 
  在此背景下,以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为核心的工业制造体系被当做未来中国未来转型的重中之重,机器人将替代更多重复枯燥的劳动。
 
  然而,对劳动者来说,机器人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敌人,某些工作在不管多远的未来都无法实现100%的自动化,比如教学生如何做人;而一些工作的被替代,另一些工作就业机会却在增多。
 
  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工业4.0,未来10年,研发和人机界面设计、物流、销售和服务、IT和销售整合、机器人和自动化、研发设计和装配等行业就业将增加,而维修、质检、生产等工种吸收就业的人数将减少。
 
  此外,机器人将帮助人类从低薪、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类用同样的钱,以更高的质量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由此看来,从开始机器人替代工人的那一刻起,富士康就已经走在了摘除血汗工厂的路上。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