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机器人产业目标要“高标准” 不要“拼凑式

工业机器人 2019-08-15 22:26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7月4日,为积极承接上海企业制造基地外迁,进一步融入长三角,推进区域深度合作。芜湖在沪举办了产业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和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该活动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业内圈人士在详细了解当地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的同时,对存在竞争关系的两个机器人园区,在当前产业发展的形势下,是基于怎样的考虑选择合作共融纷纷表示好奇。
 
  主动“走出去” 变封闭式发展为协同发展
  上海,是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走出去战略迈出的第一步。芜湖市战略新兴产业办公室主任、机器人产业推进组组长张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双方此次合作的背景。
 
  他表示,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和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合作是符合双方今后发展的根本利益,同时也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双方应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强强联合,共同推进中国机器人产业从过去封闭式发展转变为协同发展。
 
  根据对上海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走访调研结果显示,上海生活成本特别是住房成本较高,即便月薪达到一万五至两万,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工人,都难以在上海实现购房安家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未来上海高端制造企业,在人力成本和制造成本逐年攀升的种种压力下,如果不考虑将制造基地外迁,在市场中可能会失去竞争力。芜湖居中靠东,交通便利,地缘相近;拥有完备的产业配套、健全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较为成熟的技术、研发及人才等资源的支撑平台,是上海机器人企业制造基地外迁的首选地。
 
  与此同时,随着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上海的国际化地位进一步提升。包括芜湖当地企业和已经有一些落户在芜湖的企业,也希望将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平台落在上海,提升公司的国际化视野、加强国际化交流。
 
  芜湖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市,未来与长三角地区的对接势必更加紧密和深入。张东表示,此次与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就研发、制造基地等方面开展合作,是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主动走出去”,对外合作的开始,未来集聚区将与浙江、江苏机器人产业园在细分领域的市场、人才引进与培养、技术交流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合作。
 
  张东强调,从长远角度来看,国内主要的机器人产业园在未来的发展中,最优的关系是竞合的关系,在竞争中相互激励提升,在合作中创造更多的产业价值。
 
  产业政策更为科学 产业目标高水准实现
 
  随着近年来机器人产业的如火如荼,以及国家战略层面的推动,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机器人产业园。而芜湖作为唯一的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招商引资”转变为“选商选资”。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如今园区的产业政策更科学、更精准。张秘书长说:“芜湖实行的是体系化政策,而非单一的。为精准扶持机器人落户企业发展,芜湖在2017年修改并完善产业相关支持政策,出台1+5+6系列组合政策文件,在资金、技术研发、人才、市场推广、投融资、产业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更精准的支持,全方位推动产业发展”。
  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在CIROS展上组团亮相
 
  与国内一些机器人产业园动辄过千亿的产业目标相比,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则不盲目跟从,坚持从集聚区长远发展角度设定发展目标。
 
  张秘书介绍说,目前芜湖机器人集聚区目标设置为300-500亿,从资金额度和总的体量来讲,芜湖不是最大的,产业目标也不是最高的。但是我们有一些定性的目标,比如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在国内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产业研发平台和相关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目标的提出后,下一步芜湖要高标准实现,而不是拼凑式的实现。
 
  广受认可 荣获多个奖项
 
  近年来,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成绩业界有目共睹,受到多方的高度认可,并在业界荣获多个奖项。今年3月,在业内誉为机器人行业的“诺贝尔”的恰佩克奖颁奖典礼上,芜湖集聚区获最佳机器人产业园奖。在昨日举办的中国机器人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上,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再次获金手指最具影响力机器人产业园奖。
  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荣获第三届恰佩克年度最佳机器人产业园奖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芜湖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已集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企业79家。2016年实现产值84.7亿元,增长32.7%,率先在全国实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机器人本体全面接近国际一流水平、机器人系统集成日趋成熟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全产业协同发展态势已形成。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