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科研工作者追捧的前沿研究领域,也是正在快速变革发展的全球化产业。8月23日-8月27日,备受瞩目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这场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的大会吸引了100多家国内外企业、3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参会。“世界机器人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由硬件竞争转向软件竞争,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成为关键;,产业竞争由已知领域的竞争转向未知领域应用的竞争”,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在大会主论坛首场主旨报告会上表示,未来,机器人产业还将有大量潜在新产业、新业态将会衍生。而在业界看来,蕴藏无限潜力的机器人产业无疑将成为点燃产业变革的新爆点。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销量为29万台,增速14%,预计今年增速为13%左右。2016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消费总量达8.9万台,比2015年增长26.6%。其中,国产机器人共销售2.9万台,同比增长30.9%。预计,未来五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9.8%,2021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21万台。
目前,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市场虽然尚处在起步阶段,但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和物联网、大数据、计算机、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了技术投资领域的热烈探讨。究竟当前的全球机器人市场发展趋势如何,机器人产品的发展将与哪些新兴技术碰撞融合,在不同地区的机器人市场应如何准确把握投资机遇,一时间,业界众说纷纭。
在张伯旭看来,随着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快速融合,机器人技术呈现智能化、网络化和定制化趋势,人工智能、仿人仿生成为重要方向,这意味着机器人将由“硬”的机械电子产品转变为“软”的信息网络终端。在机器人硬件日益趋同和成熟的情况下,机器人的差异化竞争最终将体现在软件上。软件系统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成为未来机器人“赋智”的关键。
不仅如此,机器人产业还开始由已知领域应用的竞争转向未知领域应用的竞争。张伯旭之初,当前新科技革命的突出特征,就是前沿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加快发展和应用。颠覆性技术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已知领域的迭代式技术创新以及应用的规模化拓展,更集中体现在未知领域应用的爆发式增长和大量潜在新产业、新业态的衍生。市场主体之间不仅是“指定领域竞争”,还有可能在更广阔的技术和产业领域形成不同维度的“错位竞争”。
“上述竞争格局的转变,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实现大发展、新突破提供了机遇,也加快了中国迈入智能社会的进程”,张伯旭表示,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已经构建了部分创新优势,正在从机器人应用大国向创新大国迈进。而具体到北京来看,北京是中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动能最强劲、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正处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时期。在中国成为机器人创新大国的进程中,北京将发挥三大优势,努力成为机器人创新发展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