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市场需求持续增大
李毅中指出,我国工业机器人去年产量为7.24万台,同比增长34.3%,今年1~7月产量为7万多台,同比增长50%多。我国工业机器人去年的销量占全球的30%,从保有量来说已超过30万台,大概占全球工业机器人1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业内预测,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将达到11万台,到2020年将超20万台,比2015年增长近2倍。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将达到100万台。
技术含量逐步提高。李毅中表示,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已经基本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本体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道规划等技术。特别是在微控制和微处理器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国家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和产业化,支持整机企业加快技术积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李毅中指出,去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占国产机器人的40%,同比增长12.9%。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到机器人领域,随着高性能、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人机共融技术,高精度运动与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制、研发突破,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工业机器人产业尽管总产值不大,但在工业和制造业中广泛集成应用显著提高了工业和制造业的质量,节省了人工,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精准制造。
经济效益总体向好。工业机器人产业还处于成长期,由于它的高技术、大市场,已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销售利润率大多数在15%左右,远高于制造业6%的平均水平。
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李毅中指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快,但始终存在着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一是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品牌率低。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大多数是三轴到,六轴以上的高端机器人,85%为国外品牌,智能应用才刚刚起步。
工业机器人产业应加快制定详细线路图
二是机器人使用密度低。目前我国制造业万名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只有40台,不及发达国家的15%。由于国产机器人目前精度、寿命、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机器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国内企业使用国产工业机器人的积极性。
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遍。国内不少机器人企业不够重视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缺失。据统计,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近千家,其中大部分是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
谈及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李毅中举例说,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已初步形成了研发、制造、服务、使用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广东省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1/4,总的来看有四方面的实践经验值得分享。
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引导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加强规划布局,引领行业发展,国家制订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将工业机器人列为先进制造之一;地方上,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制订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产业集中地佛山市、东莞市也都出台了市区相应的实施规划和行动方案。
二是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动行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通过并购、参股控股、战略合作等方式,快速掌握国外先进技术,比如美的集团投资40多亿欧元收购了德国著名的机器人制造商94.55%的股权。
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综合技术和人才培训服务。广东省投资建设了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智能控制系统制造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佛山市成立了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这些中心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质量检验、标准验证、产品研发、人才培训等综合性的技术服务。
四是加大资金等政策支持,扶持产业发展。不少地方政府对机器人生产企业、使用企业都给予技改资金、股权投资,首台、首套保费奖补等资金支持。广东省从2016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几个亿支持对机器人融资租赁项目贴息和风险补偿。佛山市、顺德区专门出台了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鼓励自己生产、自己使用,支持企业以机器换人。
相关建议
对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李毅中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强政府引导推动,做好布局规划。我国现在已有智能制造工程的实施指南,有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应该制定更为详细的工业机器人发展线路图和时间表。
李毅中认为,从空间布局来看,没有必要在各地都搞机器人研发和制造,要在各地普遍推广机器人的使用。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没有必要遍地开花,低水平重复建设,比如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沈阳、哈尔滨、重庆已经发展成气候了,其它区域要避免一哄而上。
人工智能是最新的前沿科学,目前国务院已经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把自主无人系统的智能技术列为关键共性之一,提出要大力发展包括在内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研制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以及空间、海洋、基地等特种机器人。李毅中建议,进一步把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细化为专业规划,既要加快发展,又要防止低水平重复。
二是整合研发研制力量,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短板。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要突破核心技术瓶颈,要抓住当前国家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机遇,李毅中建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的04专项,应该增加机器人的相关内容。,组建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力争在短时间内突破一些共性技术。应该密切关注国际智能制造前沿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如新型感知、智能控制、人机协作等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抢占产业制高点。
三是以集成应用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带动产业发展。《中国制造2025》明确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关键工序和数控率由目前的33%提高到64%,推动智能化升级改造是制造业供给侧改革任务之一,应该采取专项基金和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企业采用国产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目前集中用在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还有更多的行业存在着潜在的需求,建议要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示范,比如机械、仿真、化工、制药、危险品、物流、仓储以及在消防事故、抢险等特殊作业中都可广泛使用。
四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鼓励国际并购,扩大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多年来外资企业在我国急剧扩展,从整机到关键零部件、元器件,从制造到服务的进一步谋划布局,应该说外企带来了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产业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外资如今占据了市场,形成对外依赖,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的合资合作,包括引入全球优秀工业机器人企业及研究机构战略合作,也要通过并购掌握他们的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