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务部长罗斯称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或将威胁

工业机器人 2019-08-15 21:31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近日,来华90多次的“中国通”、特朗普的核心幕僚威尔伯?罗斯以美国商务部长的身份访华,为特朗普中国之旅打前站。中国迅速发展的可能令这位“鹰派部长”印象深刻。
 
  英国《金融时报》9月27日报道称,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当日评论了中国迅速增长的行业。罗斯27日在香港的记者会上,把中国工业自动化计划列为对美国经济的新兴“威胁”。他称,“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严重问题了,鉴于中国的2025计划以及该国正考虑对多个新行业提供补贴,人们不得不担心的一个问题是这可能会在将来造成产能过剩。”
  罗斯(中)宴请中国企业家代表
 
  他称,在中国的“补贴和保护措施”下,中国已经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全球领袖,他担心在机器人方面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他弹起知识产权的“老调”,称如果中国是通过“不尊重知识产权、强迫本地化以及强迫技术转让的方式实现的”,“那么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罗斯一直比较重视工业自动化,早在今年2月底,比尔·盖茨提议向“机器人收税”的话题在美国引起热议时,罗斯就向CNBC表示,“我不赞成(为了就业)阻滞科技发展,我们需要科技进步,如果我们不使用机器人,中国人也会用,越南人、欧洲人、日本人都会用。”
 
  作为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的观点可能也影响到特朗普。特朗普当时也对《纽约时报》表示,“我们目前不生产机器人,我们什么也不生产,但我们会生产的,我是说,今后的机器人会非常大,我们就要做那个,我们要开很多很多工厂。”
 
  罗斯在对外贸易上是出名的“鹰派”。还没正式上任时,他就将中国称为“最具保护主义特征的大型经济体”,批评中国对自由贸易“谈得多、做得少”。
 
  对于罗斯的一些老调重弹的批评,中方已多次表态,对美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做法“强烈不满”,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和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8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曾就特朗普签署“301”调查备忘录发表谈话,其中提及,近年来,中方积极扩大开放,努力改善外商投资营商环境。 中方多次主动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目前限制性措施仅剩63条,比2011年版缩减117条,降幅高达65%。 中方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完善立法,不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交流,取得的进步和成效有目共睹,也得到了国内外各方的高度认可。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希望美贸易代表要尊重客观事实,慎重行事。如果美方不顾事实、不尊重多边贸易规则而采取损害双方经贸关系的举动,中方绝不会坐视,必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
 
  我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如何?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与全球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但与其他成熟产业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产品不够丰富,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领域还很有限,尚不能有效满足先进制造业和人们的生活需求。也正因如此,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7年前7个月,中国生产了71600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产量的30%以上。统计数据还表明对熟练工人的需求正在增加,商务部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需要20万熟练工人操作工业机器人。
  资料图数字化生产线调试中装配机器人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也已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自2013年至今),份额占全球总销售量超四分之一。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同比增长31%,远超全球14%的增速。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8月在北京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现在我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器人本体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估、高速高精度控制等技术取得积极进展,控制器已接近国际水平,伺服电机已配套约5成的自主品牌机器人。
 
  他说,“京津冀地区以较高的技术研发能力、人才集聚度和金融活跃度为优势,形成以智能和特种机器人为主要方向的产业链条。长三角地区以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齐全的产业配套、庞大的应用市场为条件,正在打造全国领先、较为完备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条。”
 
  据统计,去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50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达到62.8亿美元。近五年规模增速基本保持在20%以上,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辛国斌说,“尤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今年上半年生产5.9万台(同比增长52%),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比例将从25%提升到30%以上。”
 
  辛国斌表示,“在珠三角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年均增长速度已达到30%。家庭用机器人将率先形成数百亿美元的全球市场。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与全球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发展既是跨越发展、错位竞争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产业从“追随”到“赶超”的关键突破口。”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