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85后天才创始人身家超300亿!AI芯片第一股

工业机器人 2021-06-01 09:18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中国基金报 泰勒

中芯国际之后,又一家硬核芯片公司登陆科创板,7月20日,成立仅4年的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AI芯片第一股。

开盘股价上涨288%至250元,市值过千亿。此后股价一度飙升至295元/股。随后股价回落至230元/股以下。

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登陆科创板

首日市值一度超1000亿元

7月20日,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688256。

上市首日,寒武纪发行价为64.39元/股,开盘价250元,一度涨至295元,市值也超越1000亿元。截至发稿,股价有所回落,上涨240%左右,市值在900元上下徘徊。

寒武纪公开发行股票4010万股,约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0.02%。预计募集资金总额 25.8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8436.61万元(不含税)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24.98亿元。

此次,参与寒武纪战略配售的对象为联想(北京) 有限公司、美的控股有限公司、 OPPO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 4 名战略投资者。

募集资金将用于寒武纪的主营业务,包括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及系统项目、新一代云端推理芯片及系统项目、新一代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AI芯片龙头企业,成立于2016年的寒武纪在行业内处于领军地位的,也囿于研发大量投入以及产品处市场拓展阶段等因素,目前尚未盈利。对于寒武纪而言,何时能够实现盈利无疑是公司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7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同期亏损金额分别为3.81亿元、4104.65万元、11.79亿元,三年亏损超16亿元。

2020年1-6月预计营收约为8200万元至8600万元,预计同比下降约12.24%至16.32%,预计净亏损2.3亿元至2.1亿元。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研发支出较大,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且报告期内因股权激励计提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及持续亏损并将面临潜在风险。

寒武纪从创立到IPO用了不到五年时间,比同期申请IPO的AI公司都要短。2016年,中科大少年班的陈天石、陈云霁两兄弟创立了寒武纪,其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2008年组建的“探索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10人学术团队。

而当潮水褪去,缺乏大客户、造血能力差等技术公司成长必经的拷问,市场多了唱衰之声。寒武纪也因失去大客户华为受到质疑。那么,寒武纪的上市对于AI芯片行业而言,是昙花一现,还是新开端?我们拭目以待。

国信证券认为,不同于已经上市的第一代芯片公司,寒武纪赶上了国内资本市场大发展时代,引领“芯二代”的先锋,将是资本市场的焦点。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11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72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7%,人工智能芯片是未来半导体市场最大的增长点。算法,是人工智能芯片与传统芯片的最大区别。寒武纪在智能处理器IP的算法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凭借先发优势和国内市场规模优势,有望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领先全球,实现国产化。

兴业证券认为,寒武纪卡位AI芯片研发的核心赛道,实现了云、边、端全方位布局,核心管理团队出身中科院计算所,技术积淀深厚,通过保持技术的中立身份,与阿里、华为、百度均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伴随公司业务结构调整,新IP的持续推出,在资本加持下,寒武纪有望充分享受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红利,鱼跃龙门海天阔!

85后天才少年创始人

身家超300亿

寒武纪之所以名声大噪,一方面在于其创始人是陈云霁和陈天石,两人均履历不凡。

寒武纪一开始就站在了很高的起点上,创始人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均是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少年天才,博士在中科院计算所深造,二人曾主导研发了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因为中科系背景,寒武纪一路来受到了各路资本追捧,背后的资方几乎是清一色的“国字号”,包括中科算源、国投基金、招商银行等。

2002年,年仅19岁的陈云霁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进入中科院计算所硕博连读。其导师是胡伟武博士,后者是中科院计算所“龙芯”项目首席科学家。

在“龙芯”项目中,一干就是12年,24岁时取得中科院计算所博士学位,25岁成为8核龙芯3号的主任架构师,29岁晋升为研究员。

而陈天石亦是创奇人物,出生于1985年,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二十出头就博士毕业,31岁研发出首款人工智能芯片,在AI芯片研究领域已经有超10年经验。

招股书显示,寒武纪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为陈天石,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出生于1985年的他今年只有35岁,已经带领寒武纪踏上IPO之路。2010年7月-2019年9月,陈天石就职于中科院计算所,从助理研究员做到博士生导师,期间办理离岗创业,寒武纪也被认为是中科院系的AI独角兽公司。

2012年,陈氏兄弟带着中科院计算所的几个师弟,包括后来在寒武纪任高管的刘少礼、郭崎、刘道福、杜子东等人,启动了处理器(AI芯片)项目,这成了寒武纪的技术来源。

2016年3月,陈云霁和陈天石正式合伙创立寒武纪。这就是别人眼中的“学霸”兄弟,不过,因为两人性格不同,在寒武纪担任的角色也不同。

陈云霁曾在一则报道中透露“我性格偏外向、胆子大,喜欢做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更适合搞科研。”,陈云霁在寒武纪中担任的是首席科学家。

在陈云霁看来,陈天石比较慎重,每走一步都会想好可行性,能规避产业、公司发展中的“坑”,适合带领一个企业往前冲,所以他以寒武纪CEO的身份管理公司运营与对外事务。

不过,陈云霁选择继续深入研究工作,陈天石则一心扑在寒武纪上,担任CEO。在招股书中,陈云霁的身影已经淡出。

随着寒武纪成功上市,85后陈天石个人财富水涨船高。招股书披露,陈天石作为实控人,持有寒武纪约1.2亿股股份,持股比例高达33.19%。按照开盘1000亿的市值计算,陈天石持股对应的市值超300亿元。一个“硬核”科技造富时代正在到来。

上市背后隐忧浮现

丢失华为大客户,客户变对手

目前,寒武纪人工智能芯片主要有两条商业模式,一是将处理器IP授权给芯片厂商,例如,与华为的合作;另一条则是自己设计和销售芯片,比如,寒武纪面向互联网公司等用户推出的云端智能芯片。

寒武纪最初的声名鹊起是因为华为。2016 年,寒武纪推出的 1A 处理器被集成在了华为的麒麟 970 芯片中,助力华为拿下了“全球首款集成 AI 处理器的手机芯片”名头,2018 年,寒武纪的双核 NPU 又集成到华为 Mate20 手机搭载的麒麟 980 芯片中,这也是令华为 Mate20 功能强大的亮点之一。

作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手机品牌之一,华为不仅保障了寒武纪的产品销售和收入,也让寒武纪获得了一个高起点。

在3年多的“蜜月期”里,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寒武纪的收入全部来自IP授权,而华为分别贡献了其中的98%、97%。

转折点很快到来。华为在与寒武纪短暂合作后,很快就抛弃了后者,转而自研AI芯片模块。

据寒武纪此前披露,公司今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5.26万元,同比减少18.91%,主要系从华为海思取得的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较大;净利润为亏损1.08亿元,主要原因系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预计约为6亿元至9亿元,同比增长35.15%至102.7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6.5亿元至-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8亿元至-6亿元。

招股书显示,寒武纪目前的核心业务主要来自于终端智能处理器的IP授权,第二、三大业务则分别为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而以思元220芯片为代表产品的边缘端业务,则因于2019年底才推出,故而在报告期内尚未产生收入。

在这其中,终端智能处理器的IP授权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内分别占到总体收入的98.95%、99.69%以及15.49%。其中来自对华为海思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的金额占到总体IP授权业务的100%、97.94%以及92.56%。

更令人深思的是,寒武纪在招股书中指出,2019年该业务较上年下滑41.23%,系华为海思选择自研终端智能芯片所致,并明确表示,公司与华为海思未达成新的合作,并且短期内难以开发同等业务体量的大客户,预计2020年公司该业务将继续下滑。

招股书显示,寒武纪2019年收入4.4亿元,80%来自两个政府IDC项目。而在2018年为寒武纪贡献了99.7%收入的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业务,因为失去主要客户华为,收入一落千丈,仅占2019年收入的15%。

在给上交所的回复中,寒武纪表示,目前华为的支付的费用仅基于原有合同,双方未达成新的合作。2020年华为方面支付的授权费还将下滑,并且华为未来继续采购寒武纪IP的可能性较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