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年,IPO大年!这些AI独角兽正奔向资本市场

工业机器人 2021-06-01 09:04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科创板日报》(深圳,记者 莫磬)讯,又一次!研究指出,人工智能产业将正式步入加速爆发期,2021年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大年。

人工智能、和,并称当下“三大科技红利”。此前已有券商提到,需求爆发叠加政策鼓励将加速产业化落地,当前人工智能有望进入规模商用的红利兑现阶段,在2021年相关企业有望实现业绩释放和估值提升的戴维斯双杀,“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以及其他细分龙头值得关注。

资本层面来看,随着人工智能产业成熟度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对其关注度有望提升。国海证券此前预计,2021年将是人工智能企业IPO大年。

2020年至今,一批AI独角兽接连向资本市场奔来……

AI独角兽IPO提速,科创板是主赛道

1月17日,华西证券研报指出,疫情催化下人工智能应用加速爆发,独角兽接连上市,2021年有望成为产业大年。考虑到人工智能在前沿科技中的重要地位,“十四五”有望将人工智能放在更重要位置,在政策和资本的推动下,作为新基建的重点方向之一,预计人工智能产业将会加速爆发。

资本先行,当下AI龙头正在加速IPO进程。国海证券1月11日研报即提到,预计2021年将是人工智能企业IPO大年,产业成熟度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产业关注度有望提升。

其中一批AI独角兽正在向科创板疾驰而来。目前科创板已有两家人工智能上市公司,虹软科技以及寒武纪。

“CV四小龙”中,除了商汤科技外,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和旷视科技均筹划在科创板上市。

其中,云从科技于去年8月正式启动IPO辅导,11月报科创板上市辅导验收,12月获上交所正式受理,计划募集37.5亿元,在当月已获首轮问询;

依图科技则在去年9月启动上市辅导,同样拟以公开发行CDR的上市在A股上市。11月,上交所正式受理其科创板上市申请,计划募集75亿元,12月获首轮问询;

旷视科技在今年1月12日公示已接受上市辅导,并拟以公开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的方式在科创板上市。

,AI领军企业也纷纷提速上市,智能语音赛道独角兽云知声、AI视觉领域独角兽云天励飞等也已进入科创板上市问询阶段,分别计划募集9.12亿元、30亿元。

AI医疗公司推想医疗、人工智能癌细胞诊断企业兰丁智医、眼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公司鹰瞳科技已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

,医渡科技在2021年初也完成了港股上市。可以预见,2021年将有一批AI企业登陆资本市常

《科创板日报》记者接触到的业内人士普遍认可2021年是AI产业大年、IPO大年的观点。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在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谈到,今年覆盖会快速扩容,将推动各种应用的落地,给AI提供了很好的产业化环境;,科创板也会加快扩容,AI公司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AI符合科创板属性,科创板估值高,注册制,也是AI公司最佳的上市目的地。

星视界资本创始人郭剑武谈到,优质AI企业上市相对以往容易,还将带动新一轮人工智能在二级市场的爆发,无论是算法,还是各个底层、应用层和UI层,都将会有一个业绩爆发。

他还指出,科创板是目前AI企业尤其是底层芯片、应用层、逻辑层企业上市的主力,有可能聚集形成AI产业链;人工智能的范围较为广泛,在A股或其他市场,实际上已经聚集了、底层、算法相关企业。

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含科创板)共计有人工智能类上市公司37家,包括科大讯飞、浪潮信息、赛为智能等知名企业。

一级投资火爆全年137笔融资,总金额达253亿

二级火爆,一级同样火热。

郭剑武谈到,实际上一级投资市场在2015-2017年已经迎来了人工智能的爆发期;而从一级向二级蔓延,有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指出,AI产业具有很高的技术应用门槛,自然是一级资金追逐的重要对象。

虎博搜索数据显示,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全年共完成137笔融资,已披露总金额达253亿元。依托AI算法芯片化能力提供数字城市解决方案的云天励飞是2020年融资额最大的企业,两轮总计获得20亿元融资。紧随其后的是“AI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和主打的第四范式,分别完成了C轮18亿元融资和C轮16.1亿元融资。

“‘四小龙’以及其他独角兽,其资质、技术积累和市场验证,已经取得了投资人的信任。”况玉清评价。

2021年至今,AI投资的火爆趋势仍在延续,一日数单也非罕见。

以1月18日为例,AI芯片公司墨芯迎来最新战略投资人浪潮。该公司创立于美国硅谷Los Altos,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创始团队包括来自于卡内基梅隆大学人工智能科学家和硅谷芯片行业资深芯片架构师和设计工程师。据称公司将在2021年中旬推出Antom芯片,算力将是FPGA原型机200倍。

同日,聚焦在交通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眼控科技对外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资本会追逐这些优质AI项目。目前市场上钱很多,好的项目是不用愁的。”星视界资本创始人郭剑武谈到。

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常《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预测,2020年国内AI市场规模将达到62.7亿美金,2019-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复合增速将保持30%以上,2024年会达到172.2亿美金。中国在全球AI市场的占比将从2020年的12.5%上升至2024年的15.6%。艾瑞咨询报告还显示,预计2022年国内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73亿元。

就AI投资的前景,郭剑武认为,应高度肯定AI技术对于降本增效以及破除人类局限性方面有较大裨益。但他也谈到,目前AI概念很火,投资时需认准“真AI”,即“涉及”、“有足够量的”、“能有效的建模”等,要看AI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痛点)。“再过个2-3年,在原始数据、算法、算力以及应用场景更接地气的情况下,AI才将真正迎来更大的爆发。”郭剑武如是称。

从投资的角度,在他看来,目前较好的赛道包括AI芯片、AI无监督学习、借助AI将标签化,AI、AI+生命科技,等等。

还有这些挑战

产业前景广阔无疑,但留给AI企业的挑战也不少。

数家科创板申报企业披露的招股书显示,营收较少、业绩亏损仍当下AI企业的普遍常态。2019年度,依图科技亏损36.42亿元,云从科技亏损17.08亿元,云天励步亏损5亿元,云知声亏损2.13亿元。而旷视科技在2019年上半年即亏损52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方面,多数企业也多期仍未扭正。

图国内AI领军企业业绩一览;来源《科创板日报》统计

AI产投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CV确实是最快介入AI领域的,但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应用场景所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盈利模式也遇到了瓶颈。未来包括CV在内的AI企业将如何走,最重要的是应用场景如何落地,是否真正解决实际痛点,包括在不同的垂直赛道要获得完整的原始数据。突破口在这里,也是巨大的挑战。

“空谈AI没有意义。”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此前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访问时也谈到,“AI并非行业,而是术,是手段,必须和具体场景结合。通过AI手段,能重构具体行业场景价值链,实现技术赋能,形成场景标准解决方案,最终达成商业价值。”

旷视选择了智慧物流这一行业,场景是仓储。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也谈到,目前AI企业多数仍处于早期投入(“烧钱”)阶段,具体场景应用落地及完善仍需要过程,未来的突破点也在于此。其中难点在于技术的打磨,很多场景下AI离真正人工替代还很远。“比如说智慧交通领域,如果一个城市的所有交通信用灯系统都改由AI来控制,根据车流量要合理动态分配红绿灯时间,而不是一刀切,相信城市的交通通勤效率会得到极大提升,但这些我们还远没看到……,这只是一个场景,很多场景下都是这样的。”况玉清指出。

AI技术进一步精进,在采访中也屡被提及。

产业咨询人士指出,国内的大部分AI企业偏应用型,主要是基于谷歌等公司的顶层开源算法架构去开发具体应用落地产品。但实际上从0-1的原创能力才是技术核心。

是AI人才稀缺。据前述产业人士介绍,目前在AI领域,超高水平的人才,跟硅谷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算法层面能够取得重大原创突破的人才。“AI企业前期研发投入需要钱,但最关键的还不是钱,而是缺人。”该人士如是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