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视觉能否推动扫地机器人再次迭代?
虽作为“新兴小家电”,事实上早在1996年便已进入市场,不过受限于早期技术薄弱,算法成熟度不足,实际表现差强人意,一直处于小众市场,随着导航技术的不断升级,口碑才得以改观,当前市场需求升级倒逼产品力提升,即将面临迭代。
“痛”与“需”
发展至今历经20个年头,从小众转向大众,不只是时间的沉淀,背后的关键是技术创新。2010年激光导航技术的出现,是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点,激光导航使摆脱随机碰撞,导航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实现自主导航和全局规划式清扫,真正让迈入了智能化的第一步。
而今,10年过去,市场需求升级倒逼产品力提升,的发展却再遇瓶颈。产业变革涌动,面临迭代,如何下好“关键棋”?
随着对智能化技术的开发,激光导航已经走到了技术天花板。避障失效、不灵敏,不支持智能交互几乎是目前市场所有的通病,而关键原因便是由于激光导航的局限性导致。
从技术原理上讲,激光导航是发射光束然后再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以此测绘出环境地图,根据数据计算出的位置信息。不过该原理只能测绘出比较基础的二维图像,缺少环境信息,无法支持系统实现交互需求,受限于布局结构问题,对低矮障碍物容易产生视野盲区,导致避障失效、误触等问题,,如何找到新的导航方案成为了行业性难题。
智能化升级,“眼”是关键
当从前的“卖点”变成了基本要求,新的方向在哪里?厂商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视觉导航。 导航技术作为的“眼”+“小脑”,激光导航解决了“我在哪”、“我要去哪”、“怎么去”的三大基础难题,而视觉导航则在这基础上解决了“看的见”、“看得懂”、“懂决策”更深层次的难题。 视觉导航模仿人的视觉,通过视觉传感器获取丰富的环境信息和深度信息,实现测距、定位和自主导航。视觉导航通过强大的算法在开阔空间内可以实现更为高效的导航,在作业过程中通过识别出障碍物信息实现策略性避障,并在地图上创建可视化地标以进行位置追踪,识别已清扫和待清扫区域。,还能够配合目标交互指令,实现人机协作。
虽然视觉导航的优势明显,但目前普及度并不高。
由于当下很多厂商大多都在采用激光导航技术,,它们在营销方式上依然“固步自封”,市场教育落后,导致用户对视觉导航熟知度不高。精准、稳定固然是激光导航的优势,但从技术原理上,视觉导航除了实现自主导航外,在智能避障、智能交互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更有着巨大的智能拓展性。
除了受市场教育落后的原因除外,目前已有的视觉导航方案大多成熟度不足,导致视觉导航在表现中并不理想也是客观原因。不过能够看到的是,不少头部厂商已经在尝试“激光导航+视觉传感器”的融合方案,用以弥补激光导航的不足,但这类方案成本过高,与市场发展方向相悖,注定只能是过渡方案,并非“最优解”。
产业变革,双目视觉导航方案成熟
目前,投入视觉导航的企业不在少数,如国内行业新锐INDEMIND,INDEMIND在2020年,便推出了以“AI+双目视觉”为框架,专为导航、避障、智能决策All IN ONE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据了解,该方案提供空间建图、导航定位、路径规划、智能避障、家居识别、智能交互等功能,在导航定位数据上实现定位精度>
需要提到的是,不同于二维建图,INDEMIND双目视觉导航模组依靠独有的立体视觉技术,提供0.05-1.5m范围内误差小于1%的深度计算,建立三维空间地图,实现识别十几种大类,100多种常见家居物品,识别精度>
,在智能交互方面,双目视觉导航模组配合交互指令,可实现指定区域清扫、智能跟随等,开放智能决策、交互模板,可实现更多自定义需求,如智能看护、安防等。
产业变革,技术迭代,激光导航依然有着它独有的优势,未来视觉能否革了激光的命尚未可知,但毫无疑问视觉导航将是推动迭代的“关键棋”。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