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台湾机会不大
图/经济日报提供
李开复说,他认识的矽谷创业家要做硬体,“没有人会找台湾”,恐成未来流失的商机。
李开复昨出席新书《我修的死亡学分》发表记者会,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提出以上观点。他说,许多人认为带动连网装置需求大增,台湾的优势在硬体制造,将能直接受惠,但他认为实情是“优势、劣势并存”。
李开复表示,台湾硬体厂商能接大量订单、维持高品质,这是优点,但新创公司第一代产品出货量往往只有数千、数万个,不是台湾厂商擅长、愿意做的模式。
他说,最近在矽谷接触的所有新创业者,没有人找台湾的厂商做产品,都去接触深圳制造商。这些矽谷创业者是未来经济的新星,深圳则挟庞大资源,正将过往的“山寨文化”转成创新动能,台湾厂商此刻不去接触这一切,或许以后就永远失去了合作机会,在硬体制造的领域让位。
他说,国内如联发科、鸿海等大厂都已意识到此情形,推出应用平台,也开始为新创公司制造小订单商品,是很前瞻性的思维,更多硬体商可以注意。
李开复被誉为“新创导师”,罹癌后转移较多生活重心到台湾,多次针砭台湾创业环境,甚至曾重话批评“台湾创新环境像我一样病了”。他昨日说,经过这一两年,感觉台湾创业环境、创业者的积极度已大有进步,让他非常欣慰,但对“大市场”的理解还是不足,对台湾业者最适合创业的大市场—中国,有些过度抗拒。
李开复强调,若要发展“大市场”,台湾团队最适合的首选,仍是同文同种的中国大陆,许多新创团队与政府机构积极连结的矽谷,成功机率相对不高。
他说,创新工场投资三家锁定中国市尝出身自台湾的社群媒体、相关公司,发展都比以台湾、美国为基础的公司好,“去大陆市场容易阵亡”,有时是个迷思。
他说,台湾创业团队要走全球市场,约有六成最适合中国市场,二成适合美国,其他二成适合东南亚与日本市场,中国大陆仍是他最推荐的大市场创业地点。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