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三星开始转换频道了吗?
如果说今年的CES有什么亮点的话,那么无疑是一个方面。大量的智能应用产品涌现,几乎涵盖了家庭应用的方方面面。如今中国企业还热衷于在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布局的时候,我们看到日韩企业却开始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到市场,其中三星的一种思路转换值得我们关注。
三星电子CEO尹富根表示,“拥有改变我们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潜力。”“并不是关于‘物’的网络,它的关注点在人。每个人都是其技术领域的中心,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习惯的变化,将不断适应并作出改变。”其实这一点和百度李彦宏提出的连接人与服务有异曲同工的理解。而的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其实也是人与服务之间的关联。这是根本。
三星表示,到2017年,所有三星电视将成为设备,五年内所有三星硬件设备均将支持。三星也表示,2015年三星将为其开发者社区,投资逾一亿美元。虽然这个投资额相对三星的总体研发投资额来说并不是很高,不过对于在方面的研发投资,三星还是走在了前面。我们也看到这其实还是对未来的一种储备,对于技术投入和研发投入的重点还是未来机会。
除了三星,我们看到英特尔对于也踌躇满志。英特尔表示,平台旨在统一并简化的连接性和安全性,提供一个可重复的软硬件构建单元基础,这有助于供应商将试验项目推向大规模部署。英特尔还希望与埃森哲、戴尔等众多公司建立起的合作关系,可以在平台上开发解决方案。这也是从上游开始布局的一种趋向。
众所周知,是指基于互联网、物品之间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这些物品小到家庭用品,大到工业设备。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力推动经济发展。研究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设备将达到260亿个,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将创造超过3000亿美元的增量营收,解决方案市场将从2013年的1.9万亿美元增长到7.1万亿美元。
三星在不断渗透市场,也是因为对于其自身生态系统的一种预期和渴望。也就是说三星还是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推广其Tizen系统的发展和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从而摆脱谷歌Android的辖制,三星也希望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厂商使用搭载Tizen系统的产品,前提是三星能够免费开源Tizen系统,并且给第三方使用的一些实惠激励才可能逐渐推广。当初谷歌推介Android系统时也是经过多年的市场预热和不断鼓励应用,并且长期开源和持续升级提高的情况下才最终形成了目前的Android的生态系统。
如果三星希望Tizen最终也能够形成如今谷歌Android的生态框架的话,需要走的路还比较长。因为当下第三方制造商和内容商已经习惯了使用Android生态环境,如果转换需要大量的应用支持和第三方开发支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次缓慢的应用积累的过程。三星如果想在生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机会,那么对于Tizen的发展也变得重要了许多。不过,Tizen是否给力或许也将影响着三星布局的成功与否。
众所周知,三星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目前遭受了一些发展困顿,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都受到了中国手机制造商的冲击,这也被认为是三星遭受的更多发展压力。可以预计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手机厂商的进军国际市场,三星受到冲击的市场范围会进一步扩散,在手机市场的份额会继续出现改变,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机会被进一步压榨,这都被认为是三星需要转型的一个方面。我们还看到三星一直赖以自傲的供应链优势也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变得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包括对于苹果的芯片提供,比如苹果的A9处理器,目前就是三星与台积电在争夺。对于自己的竞争对手,三星都无法回避,还需要力夺A9处理器的订单,也说明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三星希望能够尽快转换自己的角色,不要过分依赖在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的盈利能力和份额压力,进而转移到更高端或者上游的产业链环节,增加自己的更多话语权。而或许就是一种悄然来临的机会。目前虽然布局的企业不少,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生态环境,虽然谷歌希望Android能够继续无缝渗透到整个市场,不过越来越多的分析机构和厂商也担忧如果放任Android不断渗透和全领域扩张,未来受辖制的隐忧难以避免,市场还是需要能够有其他的生态结构出现,这样在竞争中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恐怕这也是三星在构筑发展自己的市场时,以Tizen来推进布局的缘由,不过,三星是否可以转换成功,还需要继续观察,或许未来两年对于三星来说是一次机会。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