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波特:物联网时代来临!公司必须做出的

服务机器人 2021-05-31 15:18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信息技术为所有产品带来革命性巨变。原先单纯由机械和电子部件组成的产品,现在已进化为各种复杂的系统。硬件、传感器、数据储存 装置、微处理器和软件,它们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组成新产品。在“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看来,借助计算能力和装置迷你化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些“智能互联 产品”将开启一个企业竞争的新时代,也就是IT技术带来的第三波浪潮。

在 这次浪潮中,那些截然不同的产品——智能互联产品将颠覆现有的企业价值链,强迫企业重新思考自身的方方面面,甚至重构组织架构。不仅如此,智能互联产品还 将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竞争本质,但在带来新机遇的,也将企业暴露在新威胁之下。现有行业版图将被重塑,全新行业将会诞生。

但令波特感到遗憾的是,在这个时代里,大多数企业还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联”上,而在波特看来,注意力其实应该在“物”上。也就是说,的真谛在于产品的新能力和其产生的数据所产生的新的竞争关系。,企业不应再局限于技术本身,而应聚焦于竞争本质的变化。

为此,波特提出了10大战略选择,它们分别是

1. 对于智能互联产品,公司应开发哪一类的功能和特色?

由 于传感器和软件数量的边际成本较低(添加新功能的关键部件),产品云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固定成本较高,公司容易陷入“功能越全越好”的陷阱。,公司能够 提供大量的新功能不代表这些功能的客户价值能超过它们的成本。当公司展开“看谁功能全“的竞赛,它们之间的战略差异就会逐渐消失,陷入零和竞争的窘境。

企业该如何选择提供的智能功能?有三条法则那些能为客户带来真正价值,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功能;对于不同市场分层,功能的价值也各异,在挑选功能时,公司必须先选择要服务的客户层;公司应该选择能加强其战略定位的功能。

2. 产品应搭载多少功能?多少功能应该搭载在云端?

一 旦决定提供的功能,公司就必须抉择每一种功能应该内置在产品中(会提高每一件产品的成本),还是通过云端提供,亦或采用两种方式。除了成本这一基本 因素,我们还要考以下几个因素响应时间、自动化程、网络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产品使用的地点,用户界面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升级频次。

3. 公司应该采用开放还是封闭系统?

封 闭系统的目的是迫使客户从一家生产商购买一整套智能互联系统。在封闭系统中,关键的界面都是独家控制的,只有选定的合作方才能接入。与之相反,开放系统允 许客户自己组建方案,从涉及的产品到基础平台,客户可以选择不同公司的产品。开放系统内连接不同部分的界面是标准化且向外开放的,外部公司可以为系统开发 新的应用。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要企业相机抉择,比如封闭系统可以获得巨额利润,但前提是企业必须要对整个生态圈掌握绝对的话语权。除了上述两种模 式,公司还可以采用混合模式,将一部分功能开放,对完全功能的使用进行限制。

4. 对于智能互联产品的功能和基础设施,公司应该进行内部开发还是外包给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开 发智能互联产品所需的“技术矩阵”需要公司对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因为大多数制造企业都不具备上述资源。这些技能和资源不但奇货可居,且 供不应求。公司必须选择哪些技术需要在公司内部开发和维护,哪些能外包给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在与外部伙伴合作时,公司应该为每一种技术选择定制开 发,还是采用现成的解决方案。

这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大多数企业选择了混合制的方式。选择内部开发的公司能掌握关键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并能更好的控制产品的特色、功能和数据。,它 们还能获得关键的先发优势,并有能力影响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内部开发的公司,它们的学习曲线更加陡峭,这有利于保持竞争优势。

需 要注意的是,选择也并非一成不变,在智能互联的起步期,有实力的供应商数量有限,公司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内部开发或定制。如今在互联系统、产品云、应 用平台以及数据分析等领域,一批在各自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供应商正不断涌现。在这种环境下,内部开发的速度很难跟上外部供应商的脚步,如果公司执迷不悟, 早期优势甚至会变为劣势。

5. 公司应该对哪些数据进行捕捉、保护和分析,从而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对 于智能互联产品,数据是价值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矗收集数据需要传感器,这会增加产品成本。同理,数据传输、存储、保护和分析也会提高成本。要发 现哪些类型的数据有最高的性价比,公司必须先回答以下问题每一类数据如何为产品功能增添实际价值?数据如何提高公司在价值链中的效率?这些数据能否帮助 企业理解并提升整个产品系统的性能?要优化数据功效,收集数据的频率应该是多少?数据保存的时间该多长?

除此之外,公司还需考虑产品的完整性、安全性以及每类数据涉及的隐私风险和成本。战略定位也是必须要考量的关键因素。

6. 公司应如何管理产品数据的所有权和接入权?

当 公司选择需要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后,它必须选择如何保护数据的所有权以及如何管理数据接入权。其中的关键在于搞清谁是数据的所有者。对于数据的所有权,公司 有一系列不同的选择。公司可以追求产品数据的完全所有制,也可以采用数据共同所有制。数据使用权也分为不同等级,包括可以使用但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NDA);有权分享数据;有权销售数据。数据所有权可以在明确的协议中提出,也可以通过产品细则或繁复的法律文件注明。尽管各个行业的数据收集越来越趋 向透明,但正式的数据披露和所有权标准并没有建立起来。

一种选择是建立一个数据分享框架,为部件供应商提供运行状态和性能等数据,但对地理位置等信息保密。限制供应商接入数据的权利也有其弊端,供应商无法全面地理解产品如何被使用,会拖慢创新流程。

7. 对于分销渠道或服务网络,公司是否应该采取部分或全面的“去中介化”战略?

智 能互联产品为公司带来更直接,更深入的客户关系,这降低了对分销渠道合作伙伴的需求。公司还可以对问题和故障进行诊断,甚至进行远程修理,这降低了对服务 网络的依赖。将中介的作用最小化,公司能获取到更多的收入和利润。直接向消费者宣传产品的价值,公司能加深消费者洞察,强化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忠诚度。

8. 公司是否应该改变自身的商业模式?

传统制造企业的的商业模式主要聚焦于生产物理产品,通过销售,产品的所有权转移给客户,从中获得利润。

智 能互联产品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古老的商业模式。通过对产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制造商可以提前预测并修理故障,减少产品损坏的几率。制造商优化产品性能和 服务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一系列全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从更高的服务效率到PaaS模式——制造商保留产品所有权,并对产品的运营和售后成本负 责,向客户持续收取服务费用。这种模式下,制造商可以通过不断改进产品,降低运营成本(例如减少能耗)和提高服务效率来提高利润。

公司也可以采用介于PaaS与传统所有制之间的混合模式,例如将产品销售、保修或服务合同打包,或将产品销售与性能保证合同打包。服务合同可以让制造商通过提高服务效率来捕捉更多的价值。

9. 公司是否应该开展新的业务,将数据出售给第三方?

在智能互联的时代,公司会逐渐发现,他们积累的产品数据不仅对客户有价值,对第三方实体也非常有价值。公司也可能发现,除了用来优化产品价值的数据,它们还能收集更多的对第三方实体有价值的数据。无论哪种情况,公司都有可能基于这些数据开展新的业务。

10. 公司是否应该扩大业务范围?

智能互联产品不但会替代现有产品,更常常扩展行业的边界。

产 品系统和产品体系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至少两个关于业务范围的战略选择,第一公司的业务是否应该扩展到相关产品或体系中的其他部件。第二公司是否应该 提供一个技术平台,联接所有相关的产品和信息,即便公司不生产或控制这些产品。为了抓住智能互联产品的机遇,公司会试图去生产相关产品,但生产新的产品会 带来风险,需要新的能力。在进入新领域前,公司要先设定一个清晰的价值主张。最好的情况是通过扩张产品线,实现相关产品的一体化设计,大幅提升产品和整体 系统的性能。如果产品的优化无法通过单独产品的设计实现,那么公司应转向提供互联功能,与其他公司生产的相关产品联通,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系统 的工程设计,而非单独产品的性能。

在上述10个方面,企业必需做出清晰的选择,并且保证每个选择都能相互一致,相互加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