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步入实质性应用阶段 民生服务项目居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上网人数的高速增长,为的普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用户基矗另据权威机构统计,国家将在未来十年投入4万亿元大力发展,在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多个领域积极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注民生 智慧服务生活
包括从感知、高性能计算、专用芯片、标准规范、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到服务提供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目前这个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其应用率先进入民生服务领域。
据《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的统计,当前比较成熟的应用领域有食品安全方面,利用RFID、移动传感等技术,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猪肉、牛奶等农产品及酒类等生活用品的生产、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数据进行监控,开展事前分析、监控,事后追溯、取证,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全程管理;交通管理方面,整合各部门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促进监控设备与视频资源整合与共享,建成城市智能交通安全保障平台,对公交、出租、长途客运、轨道交通等进行定位、跟踪、指挥、调度和视频信息采集,实现智能化管理和安全预防;环境监控方面,建成智能化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对空气质量、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质量影响要素进行实时动态和全程监管。
类似的应用案例还有很多,技术不仅在公共安全、环保、安防、危险品监控等行业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且随着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普及还会逐渐深入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吃穿住行到工作学习,正在从遥远的概念变成人们身边无所不在的贴心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在会上指出,可以帮助人们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各种信息,其发展方向必然会面向解决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产业必须抱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去研发生产以及应用,如发展智能交通、电网、农业、医疗等。
应用拓展 细分谋求发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电信研究院发布的有关产业预测,"十二五"期末我国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形成万亿级规模的时间节点预计在"十三五"后期。目前,虽然应用近两年在局部领域与区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几大通信运营企业正在行业、民生的各个领域推进的广泛应用,但从全局来看仍缺乏深度应用,绝大多数案例还局限于各个行业的传统信息化领域,并且这些应用之间的互通性较弱。
业内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国内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成熟的条件现在还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成熟的重要标志,一是的应用能够给用户带来实际价值,二是用户愿意为此而付费。在当前,应用大多还停留于初级阶段,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在做示范性应用。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的产业链比较长,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整合都有一定难度,也需要一定时间。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应用的普及和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要在产业长远立足,就必须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与运营模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无论是技术、产品、模型还是方案,都做好细分市场的低成本、高质量应用,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进行灵活调整。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