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误读
当前中国正处于爆发式发展的历史时期,从的研究到产业的规模化投资,均如过江之鲫,纷纷浮出水面。牵扯到很多新兴技术,这些新技术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而要实现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必然要求标准的统一。
标准之痛
"标准太多,太分散。"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光专用的标准,美国交通运输部有自己的标准,欧盟有汽车通信联盟,制定了欧通用车载通信标准。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数字医疗、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就有好几个。
"的难度在于跨了不同领域。"邬贺铨说,应用的多样性,很难有一种技术适应所有的应用。
标准的复杂性,导致出现了很多五花八门的。
专家认为,和当年的互联网不一样的是,当年互联网技术美国已经有很成熟的技术和标准了,不再需要中国政府去制定,而现在全球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和标准,中国方面需要政府去推动。
标准化存在四大问题
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领域联合相关标准化资源,加快标准化工作总体方向和工作思路是正确的,但对标准化工作进展和成果不要盲目乐观,通过市场研究,当前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不够,标准之间交叉矛盾时有发生,导致社会各界无所适从。
二是标准制修订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有些标准刚制订出来就已经过时了。
三是标准的宣贯力度不够,标准的实施情况参差不齐,尤其是中小企业标准化工作很差。
四是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程度较低,已参与的大都是并不处于核心的标准。
对标准的误读
标准化工作面临研制和协调困难问题。各种各样的标准化组织都在从自己的行业、自己的领域在诠释着,推动着。虽然市场空间真的很大,但被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分成一个一个小块,每一块都不足够大,都没有办法进行产业化,如果这个问题不被克服,那规模产业化无法去做。这些被称之为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和规模产业化的矛盾,也被称之为规模产业化和标准化瓶颈问题。
无锡研究院院长/感知中国集团总裁刘海涛在无锡大会上发言中指出,应用、标准推进思路是要制订共性平台的标准和应用子集的标准。国家是以"基础标准工作组 应用标准工作组"组织架构来解决标准推进面临的问题。真正的工作组是在国标委牵头,发改委联合牵头引导成立的国家基础标准工作组。基础标准工作组主要是负责共性体系标准制订和体系标准和标准体系。
"标准化制订工作有很多人产生误解,说标准化都没有,产业怎么做。"刘海涛说,标准和应用和产业和关键技术公关和技术领域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咱们的左腿和右腿的关系。标准制定、产业推广和应用规范就像齿轮共同推进的。标准制定是永无止境的,它会随着应用和产业的发展一直在制定着、修改着、完善着。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