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孕育通信业增长空间 发展模式遇尴尬
已成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调研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比1,下一个万亿级信息产业将是物物互联。巨大的市场潜力让业界对其充满期待。
市场潜力大
近几年来,“”的概念及其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现阶段各种形式的业务中,最主要、最现实的形态是M2M业务,M2M业务在许多国家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在一些行业中已经或将率先得到规模化应用。M2M业务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众多的行业中,如车辆、电力、金融、环保、个人与企业安防、农业与林业等。M2M和互联设备将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每件事和每一个地方都将实时连接起来,就是所谓的网络社会。M2M解决方案几乎可以给所有的行业带来好处,基于物联概念的M2M技术有望催生一个巨大的市常
LTE网络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和处理技术推动大规模数据聚合、动态事件触发和在线分析等,成为快速发展的有力推手。在这些推动力的作用下,全球M2M连接正在呈指数级增长。
ABI Research公司之前预计,到2012年,不包括美国在内,全球将出现1.06亿多M2M连接,到2016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2.72亿以上。而经合组织(OECD)此前公布的数据称,全球目前约有50亿台独立运营的M2M通信设备,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目前的10倍。J'son&Partners公司的数据则显示,2011年,全球M2M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1.08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592亿美元。
据预测,在中国,2013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5000亿元,是2010年1933亿元的2.59倍。赛迪顾问预测,至2015年,中国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至十二五末,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
显然,将成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
产业链主体展开攻势
当前,全球通信业正在经历增长的瓶颈期。传统移动电话用户增长的天花板效应已日渐明显,全球很多市场移动业务增长也呈放缓的趋势。那么,通信产业的发展将走向何方?爱立信中国总裁马志鸿与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都曾撰文对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的发展方向。
着眼于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产业链上的相关主体在的布局上都开始加速。最近一两年,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少运营商、设备商等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参与者都纷纷宣布发力M2M业务。
2012年2月,Sprint和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宣布合作,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帮助Sprint在美国之外的市场提供M2M服务。届时,Sprint M2M的服务范围将扩展至全球180个国家。德国电信于去年中期推出了面向全球的M2M市场平台,供厂商和开发商提供与M2M通信相关的硬件、软件、应用和整体解决方案等。据了解,早在2010年,德国电信就成立了M2M竞争中心,以同欧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加快M2M解决方案方面的创新。2011年6月,德国电信又发布了M2M开发工具包,加速了向M2M领域扩张的步伐。去年12月,日本NTT DoCoMo公司也推出了面向全球用户的M2M平台。DoCoMo强调,该平台可帮助用户有效解决多M2M平台操作难题,并显著降低成本。
不仅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商也趁着发展的东风投入其中。据悉,2011年年中,爱立信收购了著名M2M设备提供商Telenor Connexion公司的M2M平台,并于2012年2月宣布构建爱立信设备连接平台,向运营商提供机对机服务。思科能获得“2012年度行业突出贡献奖”的提名,是其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身份被肯定的标志。2012年,思科发布了一款路由器ISR 819,借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思科大力地推广了其技术。
美好前景遭遇发展模式尴尬
可以预见,有可能在最近几年将迎来一个大的跳跃性发展。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要实现规模化应用,还面临不少问题。
市场目前还比较分散,规模化和标准化还未形成,技术应用成本还较高等,都是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在建设的各个环节上,从制造业到软件业再到运营业,从传感器到平台接口再到数据传输的格式等,所涉及到的各方各面标准都不统一,标准的缺失和行业壁垒的存在,阻碍着深层次应用的形成,从而导致整个产业很难做大。
,的产业化需要有效、创新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现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靠政府驱动,尤其在中国,市场驱动因素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如何把发展引导到市场驱动这条轨道上来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业内分析认为,要通过M2M业务真正有效地实现对客户的价值,需要对特定行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创新和试验。而不同行业的应用方案可能差异很大、前期成本较高、资费单价较低,,如何实现M2M产业链的共赢模式,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盈利模式,以推动应用的规模发展,还有待于探索。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