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大规模失业是因果律吗?但这三件事
人工智能的崛起无疑是当下最为热议的话题之一,关于其对未来就业的影响,人们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将挑战就业市场,甚至导致大规模失业。另一种观点则持相反态度,认为历史上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伴随着对机器取代人的担忧,但结果却是人类劳动向和广度的进一步拓展。
事实上,新经济和新业态已经影响了至少8亿至10亿人的就业。在数字移动互联网络出现之前的二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如今如此多的工作和产业活动会与数字网络紧密相连。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创造了无数新的、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以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伊曼为例,他曾预测在高性能计算机诞生后,全球只需三台计算机就能解决所有计算问题。现在的手机运算速度已经远超当年的巨型计算机,显然,人类的需求远不止于此。
当人类的计算能力比1945年强大无数倍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多样化。未来,随着人类大规模创造性能力的涌现,对创造性劳动的需求将更加旺盛。未来的就业和工作肯定不会是问题。机器可能会取代大部分或全部的规则性、可编程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但数不尽的非规则性、不可编程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等待着我们。
面对这一趋势,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首先是教育。我们需要传授新的方法和观念,帮助孩子们适应并从事尚未出现的工作岗位,掌握尚未出现的技术技能。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自主获取知识、技能,并创造性地生活。劳动关系也需要调整。工业化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关系将被生产力的发展所颠覆。以劳动者个人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劳动关系正在崭露头角。分配关系也需要得到调整。人类社会必须实现让全体人类共享科技、人工智能带来的成果和利益,而不是让少数人控制这些利益。全民共享强大生产力带来的发展成就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活动都应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面对人工智能的崛起和未来就业的挑战,我们需要从教育、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迎接未来的挑战,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教授陈宇)
家用机器人
- 人工智能和大规模失业是因果律吗?但这三件事
- iPhone 7发布会前苹果推2TB云存储服务有何深意
- 2025年新兴产业提振了机器人的复苏
- 美国防部与微软签新单 每年可节省1亿美元
- 斯坦福大学大脑传感技术让猴子每分钟打12个单词
- 央地密集谋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 机器人教育课程有哪些好处
- 智能锁蓝海市场已经形成火爆格局离不开三要素
- 谷歌研发新型人工智能系统助力研究员绘制神经
- 雪亮工程建设工作视频会开启新一轮安防蓝
- LIECTROUX莱尔克斯警用安保机器人成焦点 可助人类
- 大兴国际机场第一次引入机器人自动泊车功能
- 马斯克:有62%的程序员认为人工智能会被武器化
- 人工智能机器人培训师,让智能更懂人类
- 苹果发力智能家居,产业有望迎千亿级市场
- LG 发了个球:Rolling Bot智能家居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