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启用机器人消防员
昨天下午,一场惊心动魄的消防综合演练在国家博物馆展开。模拟场景中,国博展厅突发火灾,火势汹涌,烟雾弥漫。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与此消防队员也及时赶到现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火魔”被迅速制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演练中,勇敢的“机器人消防员”也闯入了“火场”。
演练现场设在国博的西平台。当安全保卫部的两名工作人员在巡视时,发现异常的浓烟,其中一人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步控制,另一人则迅速联系消防中控室。接到消息后,微型消防站立即启动,同时拨打了119报警电话。在紧张有序的疏散过程中,消防车辆、云梯车以及先进的消防灭火机器人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灭火。
这个机器人消防员身手敏捷,长1.6米、宽0.8米、高0.7米,行走速度更是达到了每秒1.3米。无论是爬坡还是爬楼梯,它都能轻松应对,进入消防人员难以接近的火灾现场进行扑救。
除了这场逼真的演练,国博还举办了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技能训练展示,约有700人参与。
近期发生的几起文物火灾事件,如日本冲绳首里城、巴黎圣母院等,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国家博物馆表示,此次演练的目的是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置能力,努力建立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消防机制,增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损失的能力。
国家文物局也强调了我国文物建筑的火灾风险。在登记的近7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文物建筑占据了40余万处。这些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耐火等级低,极易燃烧。而且,许多文物建筑密度大,相互毗邻,内部还保存了大量古书籍、木质家具等易燃物品。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火灾,这提醒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加强文物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