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4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
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携手,共同颁布了助听器验配师、口腔修复体制作工以及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和钳工等四个重要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这些新标准涉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的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以及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其中,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这一职业是去年4月新发布的。
助听器验配师和口腔修复体制作工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对这些职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全面规范,为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提供了明确的指引。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我国居民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标准的颁布对于提升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素质,应对老龄化挑战以及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一、第二产业正逐步实现智能化转型。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使得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的需求急剧增长。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正式发布了这一新职业信息。尽管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现场调试、维护操作与运行管理等应用型人才仍然短缺。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450万。这些标准的颁布遵循了客观性、科学性等原则,对于提升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的职业技能、推动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相关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适用于多个相关职业。作为制造业的支柱,钳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从划线、刮削到机械维修等。随着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对钳工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未来五年,钳工的技能人才需求量将超过100万。这些标准的实施将有效提升钳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制造强国建设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