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东莞制造业背后 节能环保新兴产业重塑市场

服务机器人 2025-02-25 08:08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东莞,这个名字在新闻媒体的反复报道中引人关注。从2014年底开始,一些知名企业如万士达、联胜、诺基亚等相继关停或搬迁,使得“东莞制造”的前景被冠以“中国制造宿命”的标签。在低端制造逐渐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的德国“工业4.0”的兴起和美国“再工业化”的回归,让珠三角制造业面临一个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

真的如外界所言,珠三角的制造业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吗?统计数据显示,东莞的制造业市场主体仍在稳步增长。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等七大新兴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在世界产业版图中,珠三角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

工厂里,信息化智能化的流水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线上,低端的手机零部件被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所取代,RFID、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崭露头角。跨境电商为传统出口贸易找到了新的市场,个性化、定制化的柔性生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珠三角制造业正在寻求高水平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升级。

在东莞市乐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成威对于企业的订单情况非常满意。他们开发的全自动手机中板检测设备能够有效降低不良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即使在外界不断传出企业倒闭的声音时,吕成威依然对业务充满信心。同样,东莞汇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林卫波也观察到,虽然有一些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代工企业关闭,但拥有技术和品牌的企业业务量却在剧增。

关于外资企业“东南飞”的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东莞制造业的优势已经丧失。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背景下,东莞等制造业城市的企业外迁在某种程度上是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的体现。这并不意味着东莞制造业的衰落。相反,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主导产业的增长依然强劲,智能手机产业链趋于完整,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钟志平认为,东莞应善于利用其在传统工艺上的优势以及完整的工业配套系统,吸引更多外资在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企业在东莞建立生产基地,就近采购零部件,将产品供给给东莞的下游企业,再销售到国内外市场。这样,东莞制造将在新的产业变革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继续书写属于它的辉煌篇章。随着中国的经济稳步发展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化,粤港澳地区尤其是东莞市,已从单一的加工工厂角色蜕变为区域产业中心之一。外资信息制造企业逐渐摆脱纯粹的来料加工模式,获得了部分生产经营自主权。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使得整体产业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是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以智能手机制造为代表的企业正在经历一场由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带来的变革。

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智能制造的崛起。在东莞市的“东莞制造2025”战略中,智能制造被置于首要位置。其中,“机器换人”和智能装备制造成为转型的关键所在。

以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正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以实现无人工厂的目标。其客户囊括了三星、亚马逊、索尼、中兴、华为、TCL、魅族等知名企业。随着智能化改造的深入,预测项目正式运行后,企业将迎来生产效率提升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发周期和不良率分别缩短30%的喜人成果。

类似的企业还有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东莞松山湖周边设立了大型制造基地并致力于实现无人工厂。这些企业不仅自身积极采用智能设备,还逐步成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

智能制造的热潮正席卷珠三角,不仅仅是东莞,佛山等地的制造业也在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在佛山维尚家具的生产车间,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研发、生产制造和物流配送环节,为生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的机器人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也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国内领先企业落户。

智能制造带来的变革显而易见。劲胜精密总裁办主任曹豪杰表示,实现智能化车间后,人力成本将大幅下降。预计东莞的“机器换人”项目完成后,相关企业将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提高、产品合格率的显著提升以及用工数量的减少和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

佛山更是提出了打造珠江西岸万亿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的计划,旨在培育更多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正成为珠三角应对“工业4.0”和“再工业化”的有力武器,助力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提升生产效率和效能是制造业升级的本质,而珠三角地区正朝着这一目标迈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