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人工智能企业被美国“拉黑”,中国当如何应
继华为遭遇美国商务部“实体名单”限制后,大华科技、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8家公司也被列入名单当中。而一旦被列入实体名单,美国政府即可以限制这些公司出口、进口或经美国转口的项目。
预料之中的,商汤科技、海康威视、旷视科技、科大讯飞、美亚柏科等纷纷在第一时间进行公开回应,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迅速在10月8号开市起停牌。在“强烈抗议”、“保持沟通”等表态之外,这些企业如何给出应对方案尚待观察。
问题在于,当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被美国列入限制名单,将会对产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曝光的文件截图
被美列入实体名单对中国AI企业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被美国商务部纳入实体名单后,主要将影响当事公司在美国的出口、进口和转口业务。
其中出口业务的影响相对较小,诸如科大讯飞、美亚柏科都曾在早前的回应中表示海外业务营收占比不高。即便是在海外市场一度高速增长的海康威视,与美国市场的贸易收入也仅占到总营收的6%。如果仅仅是对美出口的限制,这8家人工智能企业受到的冲击将远远低于华为和中兴在同等待遇下的损失。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官网截图
但进口和转口业务的影响则稍显激烈,最直接的就是软硬件产品的“断供”。尽管美亚柏科、依图科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都专注于图像处理软件与算法方面,并不太依赖美国的组件供给,却也在芯片等算力供给上绕不开美国的合作伙伴。
以时下被热议的AI芯片为例,就包括GPU、FPGA、ASIC为代表的AI加速芯片,以及类脑芯片、可重构通用AI芯片等前沿性的技术,即使国内的百度、阿里、寒武纪、华为等也开始发力AI芯片,目前仍主要集中在推理芯片且多以自用为主,在训练芯片方面尚且无法摆脱对英伟达、英特尔等美国芯片巨头的依赖。
诚然,对于深耕前沿科技的人工智能企业而言,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威慑力不言而喻。虽然国内不乏备用芯片和可替代的解决方案,一旦核心元器件被断供后,势必要基于新的平台进行研发适配,不可避免地拖慢产品的研发进度和交付周期,整个产业链的进程都将在某种程度上被制约。
除此之外,即便有申请取消实体清单的程序,评价标准和条件却非常模糊,需要经“最终用户审查委员会”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才有可能从实体名单中删除,这一程序性障碍间接限制了企业为脱离清单所能采取的行动。言外之意,想要在短期内摆脱实体清单的影响几乎没有捷径,所有名单上的企业都需要重新调整其供应链结构。
特别是海康威视、美亚柏科等在相应市场近乎一家独大的局面,假设美国对名单中的人工智能企业进行全面断供,无异于一场科技行业的“至暗时刻”。
外力下的AI加速赛
但从远景来看,美国商务部的一意孤行,对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并非是十足的坏消息。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前景早已毋庸置疑,但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的行业定位多半处于应用层面。比如国内鲜有企业涉足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层,主要围绕、、智慧安防等最顶层的应用层入手,在芯片等核心技术链条上缺乏积累。
一个直接的例子,目前中国从美国进口集成电路芯片的价值已超2000亿美元。倘若无法构建自身的芯片产业,当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渗透时,这个数字将有增无减,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自主性也就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工智能创业者仍然很浮躁,资本市场也缺少长远预期。就像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紫天科技等都曾以“中国AI第一股”自居,甚至引发了一场“谁是AI第一股”的争夺战。
资本市场的功利态度也非常微妙,早在今年5月份传出科大讯飞与美亚柏科被列入实体名单的消息时,两家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7.03%、9.56%,单日内蒸发了约60亿元的市值。或许在资本市场中,人工智能还只是个新鲜的概念,远非成熟的产业。
旷视科技微信公众号回应黑名单截图
如此而言,美国“实体名单”的大棒挥向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时候,或许会形成一股外力,继而加速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淘汰赛。
毕竟人工智能还是一个新事物,美国在人才聚集和技术基础上有领先优势,可以凭借先天积累迅速切入市场,乃至在某些领域完全是垄断地位。但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在一些细分领域并不缺少独树一帜甚至弯道超车的机会,哪怕是在谈及色变的芯片市场,华为、阿里也已经在垂直市场后发先至。
何况被“实体名单”中伤的不仅仅中国企业,比如在海康威视被加入实体名单的消息传出后,与海康威视存在“视频处理解决方案”合作的芯片制造商Ambarella,股价一度下跌超过12%。而在“实体名单”生效后,海康威视大概率会在国内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供应商,还可能刺激同类企业开启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在庞大的市场刺激下,不排除会是国内相关企业加速布局的契机。
更深层次的,8家人工智能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或将在根本上产生对人工智能认知的重构从底层芯片的自主研发,到软件算法的迭代升级,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都必须在这股外力的作用下博弈求生,真正从量变走向质变;伴随着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认识的加深,投融资行为的频次可能会下降,但注定会走向理性。
若是得以在短暂的阵痛期过后,逐渐筛选出大批的底层基础创业者,挖掘出与现有产业链高度互补的企业。在人工智能的上半场遭遇的切肤之痛,倒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张贺飞(科技作者)
编辑范娜娜 实习生龙江兰 校对何燕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