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农艺有效融合 机器换人显成效

服务机器人 2025-02-11 12:00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推动。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的生产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广袤的田野上,农机手驾驶着先进的收割机、拖拉机在田间驰骋,展现出农业现代化的活力。

我市正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实施“机器换人”战略,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规模经营不足以及科技推广缓慢等问题。这一进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化、全程化的大农机发展格局。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户为基础,正在逐步形成。农机跨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深入推进,从春耕到冬种,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常态。

统计数据显露出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强劲势头。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区域性农机化服务中心已发展到148个,各类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今年全市新增各类农机装备数量增长迅猛,全市共实施中央补贴资金达数百万元,涉及各类农业机械数千台。预计年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将突破百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

金秋十月,晚稻飘香,正是收获的季节。在吴兴区八里店镇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田野上,机手们正驾驶着先进的联合作业机忙碌着。与传统农具相比,这些现代化的机械作业效率大大提高。种粮大户孙梅金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成立合作社,拥有各类农业机械百余台,实现了从播种到收割、烘干的全程机械化操作。他的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多种服务,累计作业面积数万亩,收益可观。

随着秋收的展开,全市各地的农机具已准备就绪,投入生产。为确保农机具的正常运行,全市各地的农机专业人员正在深入基层进行指导。我市加大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力度,激发了农户购机的积极性。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正在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今年,我市按照省农业厅的要求,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激发了农户购机的热情。在的支持下,农业机械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农机化补贴政策全面升级,农业“机器换人”成效显著

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近三年来累计投入农机化补贴资金高达1.05亿元,推动新增各类农业机械装备近3.1万台,彰显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巨大提升。去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跃升至165.2万千瓦,农业机械设施装备实力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一系列新的农机政策更是激发了农业现代化的澎湃动力。

今年,我们城市对农机补贴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和优化。放开补贴对象限制,不论个人还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只要从事农业生产均可享受补贴。提高补贴额度,个人年度享受补贴额度从之前的15万元提升至30万元。我们还优化了便农措施,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年度补贴总额内为周边散户代办千元以下补贴机具,极大地便利了广大农户。

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不仅仅是简单的购置更多的机器。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才是关键所在。大中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高性能农业机械逐步替代传统工具,钢架大棚、玻璃温室等现代化设施也逐渐取代传统设施。农用无人机、智能控温控湿设备等融合信息化技术的现代农机装备更是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的综合水平,我们加强了技术集成和示范带动效应。市农机推广站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推进粮油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我们加快发展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农机利用率和服务效益。

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155家,今年新增11家,新建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5个。这些服务中心围绕粮食功能区建设,为广大家庭承包经营户提供菜单式、托管式、全程化等服务,进一步提高“机器换人”的效率和效益。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农业“机器换人”成效日益显著。水稻和茶叶产业的生产劳动用工比十年前节省了一半以上。预计至2017年,全市农机装备将新增3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85%,各主导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将得到快速提高。我们市将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推动农业机械化更加均衡、全面和高质量发展。随着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将不断加快。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