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首届海派智谷智能装备峰会暨第八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根据最新行业调研数据显示,机器人行业在2018年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都受到了业绩下滑或媒体舆论的压力。那么,行业的真实状况究竟如何?企业应如何应对?
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迎来了一个品质盛会——2018首届海派智谷智能装备峰会暨第八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此次论坛汇聚了众多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探讨当下的市场状况及未来的发展潜力。本次论坛汇集了千名行业从业者以及众多专家学者的深度思考和精彩见解。
论坛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共同指导,得到了中国电子商会、中国机器人网以及上海海派智谷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苏州大学也给予了宝贵的支持。论坛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多方合力,共同致力于打造一个高品质的盛会。
论坛开幕之际,上海市黄浦区委常委、副区长陈卓夫和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分别发表了致辞。陈卓夫副区长表示,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当今的战略制高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上海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正努力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协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王宁会长则强调了国内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差距,并强调了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性。
论坛还迎来了众多重量级嘉宾的演讲。包括科技部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专项专家组长王田苗教授、柯马中国及东南亚首席执行官Mauro Anselmetto、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教授等。他们分别从行业趋势、企业发展、市场热点、科研创新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享。
王田苗教授分享了当下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需求和变革路径,以及新技术和投资机会。Mauro Anselmetto先生则介绍了柯马对数字化的愿景和创新流程,展示了柯马在应对工业4.0挑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孙立宁教授则从医学领域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医疗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论坛还就上海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如何为企业提供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刘成良院长分享了智造健康理论及其实践经验。
此次论坛不仅为行业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期待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行业中,看到更多的突破和创新,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的繁荣发展。海派智谷——上海智能制造新名片正熠熠生辉
呈现海派智谷蓝图
海派智谷总经理李航在盛会上宣布,上海科创大战略下的“海派智谷”项目,正于黄浦区委、区的引领下崛起。此项目旨在打造智能装备国际品牌企业聚集地,构建一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能制造技术服务生态圈。通过建设“三中心”、“二基地”和“一论坛”,海派智谷将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高地。
描绘智造新景象
据介绍,“海派智谷”的核心构造包括体验展示交易中心、集成零部件配套中心、产业技术培训服务中心等“三中心”,以及产业创新基地和研发培训基地等“二基地”,更有国际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作为思想交流的平台。李航强调,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永不停歇的科创展,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核心区域。
产业翘楚齐聚共襄盛举
大会还举行了产业顾问授聘仪式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论证专家组组长赵杰教授等十位行业领军人物被聘为“海派智谷产业顾问”。上海海派智谷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内外智能制造龙头企业进行了签约入驻仪式,标志着海派智谷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聚焦智慧物流探讨未来趋势
在当天的论坛中,智慧物流及AGV主题论坛成为焦点。多家知名企业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对智慧物流领域的深度洞察。与会者围绕行业现状、趋势、技术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寻智慧物流领域的发展前景。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作为机器人行业的重要平台,持续关注行业动态,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海派智谷无疑将成为上海智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其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地位将日益凸显。通过构建智能制造生态圈,推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海派智谷将为上海科创战略的推进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