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老炮拥抱人工智能 能否冲出传统家电圈藩篱

服务机器人 2025-02-10 12:00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凯文·凯利在《必然》中预见,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二十年深度改变人类社会,其影响力堪比电与互联网。这一预测在谷歌的AlphaGo战胜围棋高手李世石以及微软聊天机器人“Tay”的事件中得到了初步验证。人工智能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未知而又诱人的未来图景。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正在迅速扩张。从2015年的数据看,全球AI市场规模为74.5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约为12亿元,预计到2020年,全球AI市场将达到183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也将增长到91亿元。其中,语音识别和视觉识别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机器学习等其他领域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显然,人工智能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热门焦点。

面对人工智能的热潮,科技巨头们纷纷投身其中。硅谷的社交媒体公司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提升产品,而汽车行业的巨头如特斯拉、苹果、谷歌等也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公司的融资额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数倍,显示出这个领域的火热程度。

国内科技巨头如百度、腾讯、阿里等也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在家电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开始显现其价值。传统家电企业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的潜力,纷纷尝试将其引入产品中。例如,海尔在今年的CES上展示了人工智能概念,而长虹则推出了全球首款CHiQ人工智能电视,将人工智能从概念变为商品。

现有的智能电视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儿童用户。CHiQ人工智能电视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够实现快速的节目搜索和自动播放,同时根据用户的收视习惯进行智能推荐。这款电视的自适应、自学习和自成长特性使其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个性化推荐,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的观影体验。

在人工智能的竞争背景下,传统智能电视的概念将逐渐淡化,而人工智能电视将成为家电厂商争夺的重点。长虹通过发布CHiQ人工智能电视,率先在智能家电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其他家电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机会。

为了打好人工智能这张牌,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吸引人才。企业还需要关注用户需求,推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例如,乐视通过收购美国电视巨头Vizio,进一步扩大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乐视在智能家电领域的竞争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传统家电行业,电视领域尤为热门。电视作为加大屏幕的手机或平板,内容生态与其结合具有天然优势,这也促使传统家电企业如长虹面临转型的迫切需求。

长虹选择人工智能作为转型方向,无疑是明智之举。虽然目前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但与家电结合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和落地性。长虹要想在人工智能家电领域立足,关键在于深耕产品。作为一家老国企,长虹在转型道路上虽面临诸多困难,如缺乏互联网公司的年轻基因等,但在技术扎实这方面,长虹具有显著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长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已结出累累硕果。从2012年开始,长虹在传感器模组开发应用、语音识别芯片开发应用、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并实现了多项技术的商业运用。

长虹与IBM的合作也为其智能转型注入了新动力。2013年,双方成立大中华区首个大数据竞争力分析中心,并创建了家电行业首个大数据公司。目前,长虹拥有百余名高级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具备用户行为分析、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丰富的服务器资源,为全面布局物联网、智慧家庭等领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今年3月,长虹发布的全球首个开放的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P平台)标志着其在智能转型道路上的里程碑事件。该平台不仅为长虹的智能服务业务提供支撑,还为智能产品及运营提供大数据和服务平台保障。长虹CHiQ人工智能电视的发布,得益于UP平台的物联数据及运营支撑,只是长虹人工智能家电布局的一个方面,未来还将推出人工智能冰箱、空调等产品。

那么,在巨大的压力和互联网新概念挑战之下,长虹的转型之路是否戴着镣铐跳舞?答案是肯定的。但作为一家老国企,长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决心和布局让我看到了其放手一搏的勇气。

为了应对挑战,长虹进行组织体系改革,学习互联网公司推出产品经理制,赋予产品经理主导产品研制的至高无上的权利。此举不仅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长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和决心令人期待,其未来将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