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i机器人董事长袁辉:接下来十年是AI的黄金十
从黑科技、算法、技术到商业落地,AI 概念普及之后,进入商业化阶段,但目前大部分的AI创业公司处于依靠融资烧钱阶段。袁辉认为,这是初创企业的成长之路。
而从行业看,未来五年,袁辉指出,人类会充分享受过去六十年AI技术积累的红利,AI将会在各行各业快速应用。
AI+商业化的探索
小i机器人(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上海成立,是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化平台供应商,提供包括、深度语义交互等在内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以及与通信、金融、政务、电商、医疗、制造等行业深度结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最主要的产品为智能客服机器人(VCA)。
最早的产品小i机器人是在即时通信应用MSN的聊天机器人,当时该公司立志要研发出无所不知的机器人,类似变形金刚。苹果的Siri、亚马逊的Alexa、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仍朝着这一方向前进,但在目前的技术下智能程度有限,而且对于小i这样的初创企业而言,很难找到变现模式。
为什么过去60年前两次AI浪潮都以失败告终?袁辉指出,距离实现钢铁侠、变形金刚这样具有各种各样人类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还很远。而此次AI浪潮的目标在于实现特定领域的商业人工智能,使AI技术在不同行业、场景中实现,能够真正带来价值。,小i也调整了方向,致力于解决企业客服问题的机器人。
袁辉告诉记者,因为使用小i智能客服机器人,等同于2016年中国建设银行的呼叫中心一年9000人的工作量;招行信用卡的呼叫中心在人工客服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工作效率提升了近70%,“这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商业价值”。
在AI 概念普及之后,各方都在寻找商业模式,期待AI技术尽快落地。袁辉认为,未来五年,人类会充分享受到过去60年AI技术积累下来的红利,AI会在各行各业进行快速迭代应用。
不过,五年之后,AI的发展或将面临潜在的瓶颈。“这个瓶颈实际上是技术瓶颈。目前所有的AI技术,包括深度学习很多部分都没有离开过去60年的基础理论框架。而在现有的框架体系内,我们无法实现普通消费者期待的变形金刚这样的AI终极目标。”袁辉告诉记者。
除了技术瓶颈,目前大部分的AI创业公司仍处于依靠融资烧钱阶段。如何衡量一个AI公司的好坏?过去或许是算法、技术,但如今投资人更看重的是商业落地。袁辉指出,“你的客户在哪里?他们向你付了多少钱?你的财报是多少?这个比所谓的数据和算法更容易被评估。因为科技一定要转化成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实际上很真实,就是一个采购。 ”
聚焦最核心业务
从亏损到盈利,从新三板退市到即将面临下一轮IPO,成立近20年的小i机器人的探索之路或许也能给其他AI初创企业一定的借鉴意义。
早在2015年,小i机器人曾挂牌新三板。2017年,该公司获得2.63亿融资。2018年4月,小i从新三板退市,也开始准备下一次IPO。
从2016年亏损7000多万到2017年盈利4000多万,小i机器人一位高管曾向记者分析公司探索之路。
该高管指出,2016年公司的策略是全面开发,大量投入。无论是销售上,行业拓展上还是技术上的投入都非常巨大,尤其是在硬件方面。“我们其实是一家软件公司,我们对硬件不是很擅长,那时候可能脑袋发热。”
除了硬件,还有其他的商业投入,造成该公司2016年的巨大亏损。他表示,在战略新兴板取消后,公司失去了一个阶段性发展的目标。也正是在此时,意识到企业需要自身能够持续发展,具备持续营业的能力。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袁辉认为,“虽然说国家对人工智能非常重视,但很多地方认为人工智能不能拿出来天天炫耀,要产生价值需要融入到行业里面去。” 他认为,小i机器人的战略是要聚焦,更聚焦于自身的核心能力,随后公司砍掉了包括硬件在内很多非核心的业务,而在更大程度上强调和行业的合作伙伴深度合作。
目前,不少AI创业企业都在布局硬件产品甚至芯片。作为过来人,袁辉指出,短期之内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因为初创企业都在探索,“小i当年曾经尝试过硬件,我们后来发现第一,AI的产业链非常长;第二,未来AI这个产业当中,没有一家公司可以主导所有东西,所以每个人把自己的核心做好非常重要。如果是一个轮胎,你把它做成米其林就会非常有价值。如果做轮胎的一定要做发动机,挑战是巨大的。”
袁辉指出,从商业角度看,企业应该回到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部分。软件和硬件各自分工,是否进入硬件在于企业本身的基因是不是做硬件。
服务机器人由感知、思考和运动三大环节构成。袁辉告诉记者,小i机器人将会继续坚定不移聚焦在以思考为核心的认知智能领域,“我们希望力争在这个领域始终是在全球领先的位置。”
是否会考虑科创板?袁辉称,海外和国内的科创板都在考虑范围之内,“IPO是公司阶段性的事情,不是终点,上市只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通道。我们一定会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去上市。”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