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世界机器人大会 一文读懂医疗机器人行业

服务机器人 2025-02-08 12:27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中国对这次大会寄予厚望。盛会开幕之际,李源潮副主席宣读了习近平主席对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热烈祝贺,重点提及: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产业蓬勃崛起,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标志。中国已经把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置于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发展地位。

李克强总理也对大会表示肯定,并指出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这将为机器人新兴市场提供巨大的发展动力,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李源潮副主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机器人技术视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柱。

三位领导一同站台,传递出国家对机器人产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作为智能制造的先锋部队,机器人产业承载着重要的产业转型任务。

那么,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机器人视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领域的背景下,医疗与机器人将如何结合呢?让我们一同探讨:

一、什么是医用机器人?

医用机器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用于医疗全阶段的机器人或机器人化设备。它们大致可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用服务机器人和智能设备。医用机器人的目标是辅助医护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并确保操作安全。

二、医用机器人行业规模多大?

据统计,2012年底全球医用机器人销量已超过1300台,市场规模达到60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将增长到近120亿美元,并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迅速增长至近1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千亿元)。尤其在老龄化社会加剧的背景下,医疗护理机器人的需求迅速增长。以日本为例,老龄化比例逐年上升,医护人员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医疗护理机器人市场即将进入爆发期。

三、医用机器人在全球的发展概况

医用机器人的发展源于医学需求。随着现代手术进入微创时代,手术机器人的需求逐渐显现。手术机器人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医生的技术,还需要先进的手术工具。从开放手术到腹腔镜手术,再到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可以看到微创技术的需求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目前,手术机器人已经在脑外科手术、骨科手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美国的直觉外科公司生产的达芬奇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数千台。康复和助力机器人以及医院服务机器人也在不断发展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随着高端医疗装备纷纷引入机器人技术,服务型机器人在医院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整体来看,全球医用机器人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医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探索

跃入科技的新纪元,医用机器人已逐渐从科幻走进现实,成为医疗领域的一大创新力量。那么,究竟哪些关键技术是推动医用机器人发展的核心动力呢?

机器人优化设计技术。医用机器人作为机器人的一个细分领域,同样需要掌握机构设计、控制系统、传感技术、人机交互、遥操作及材料应用等基础技术。设计时,要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的框架,实现轻量化、精密化、灵巧化的机器人机构构型创新设计。

系统集成技术。医用机器人具有其独特的医疗属性,强调安全有效性。系统集成时,必须紧密围绕手术流程需求,充分考虑手术室的实际应用场景,重视人机功效学的研究。只有医生真正接受并信任这一系统,才能推动其广泛应用。“医生-机器人-患者”三者的和谐共融是这一技术的关键。

遥操作及远程手术技术。随着远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手术趋势正朝着远程化方向发展。遥操作和远程手术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还有手术导航技术。该技术基于机器人系统的3D手术规划,利用医学影像实时重建、融合处理以及手术机器人的高精度3D跟踪定位及可视化技术,实现术中实时标定及配准,为手术提供精确导航。

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软体机器人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例如输尿管镜机器人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展示了这一技术的巨大潜力。

随着数字医疗、移动医疗、穿戴式医疗和远程医疗的兴起,医用机器人也需要与时俱进。医疗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为医用机器人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使得机器人在情感陪护方面的应用成为可能。

国内医用机器人的发展概况也不容忽视。自九十年代起,国内众多高校和企业纷纷投入医用机器人的研究。如今,已有一系列成果并获得了CFDA的认证。尽管商业化进程仍面临挑战,但机器人在手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精准性方面的优势,预示着医用机器人在未来的巨大潜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