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机器人应用新场景

服务机器人 2025-01-23 11:46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探秘青岛新松机器人:港口物流市场的新领军者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机器人公司——新松集团的北方区域总部,青岛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正承载着开拓移动机器人港口物流市场版图的使命。

总裁刘长勇指出,机器人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每一个新成立的子公司都有其独特的使命。对于青岛新松来说,就是深挖不同场景的需求,特别是制造业中机器替人的场景,将机器人在细分场景中的落地速度以及定制化技术挖掘场景深度的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

自2017年正式运营以来,青岛新松通过精准切入港口物流行业场景,成功找到了自身在机器人产业版图中的立足点。此后,公司的发展稳步向前。

其中,为新加坡港定制研发的第一代重载移动机器人获得了完美契合港口需求的高度评价,成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中标的中国企业。仅仅两年后,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挖掘,重载移动机器人迭代升级至“2.0”版,再次成功获得新加坡港的续订订单,标志着中国首家获得海外大批量室外重载移动机器人订单的企业诞生。

刘长勇强调,物流场景已成为机器人应用的新趋势。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连,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迅猛。尤其是物流领域,随着近年来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出现,港口装载效率成为物流中的关键环节。智能物流技术应运而生,以室外重载移动机器人为代表,正迎来迅速发展的机遇期。

作为智能移动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新松集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青岛新松瞄准了港口用重载移动机器人领域,也瞄准了自身在行业竞争中的突破点。面对港口物流的复杂应用场景,青岛新松的技术团队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研发,成功应对恶劣天气条件对移动机器人运行可靠性的挑战。

面对新的市场细分赛道,青岛新松展现出敏捷的反应速度和强大的产品迭代能力。他们深知,只有深入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才能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未来,青岛新松将继续沿着这一路径前进,发掘更多新场景和新机遇,为智慧港口建设贡献更多力量。经过深入研究和精心开发,刘长勇和他的团队在港口物流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他们开发的重载移动机器人在交互场景、避障等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充分满足了港口环境的复杂需求。这些机器人不仅在传感器设置、软件算法、物理结构设计等方面达到了可靠性要求,还在路径规划方面展现了精准度与高效率。

2018年10月,青岛新松设备样机在青岛新松产业园成功装配完毕,并在新加坡港进行了试用运行。这款名为“灵活的巨人”的重载移动机器人,在承载重量高达65吨的还能在动态负载达到100吨的条件下运行,其定位精度误差不超过5厘米,最大运行速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米/秒,制动距离小于13米。

虽然面临众多国际竞争对手,但青岛新松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成为了三家中标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企业,这标志着新松港口重载型移动机器人正式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持续迭代优化是青岛新松不断前行的动力。在新加坡港口运行一年后,基于实际使用情况,青岛新松为港口量身定制了第二代港口重载型移动机器人。新一代产品根据港口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定制化研发,不仅优化了整车结构,还运用仿真技术降低了产品自重。模块化设计使得设备结构层次更加清晰,方便港口的使用和维护。

青岛新松在港口物流领域的突出表现,为其树立了打造室外移动机器人领军企业的新目标。以此为契机,公司将继续针对不同载荷与室外场景展开研发工作,推动智慧物流技术在更多特殊领域的应用。

青岛新松还积极与高校合作,通过与山东科技大学的合作,共同建设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进行产学研合作与技术研发转化。未来,双方可能在智慧矿山、智慧海洋以及无人系统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青岛新松研发的复合机器人也是其重点之一。随着工业应用场景的不断开拓,复合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上海某芯片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环境,还是国内某航天研究院的航天器总装过程,都能看到青岛新松研发的复合机器人在解决生产难题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未来,青岛新松将立足青岛,发掘更多的场景应用。刘长勇表示,青岛的制造业基础较好,一些传统行业正面临生产线的转型升级,这为青岛新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青岛的港口优势也为公司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刘长勇表示,他们希望加强与山东港口集团的合作,共同推动智慧港口的建设。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