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 核心技术再突破 未来将发力智能制造

服务机器人 2025-01-22 14:32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近日,国家发改委与澳大利亚工业部携手在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IPEEC)发起的国际“十大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项目评选结果揭晓。格力电器凭借其“基于双级增焓变频压缩机的空气源热泵技术”成为中国十大节能技术之一,荣获IPEEC评选的“双十佳”称号,这一荣誉标志着格力在热泵领域的技术创新获得了国际认可。就在不久前,格力电器等单位联合研发的《双级高效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项目在2月16日斩获了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格力电器始终坚守着一种信念:掌握核心技术是生存之本。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格力积极响应,围绕机器人和精密机床两大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和探索。“智能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向前迈进,否则将被时代淘汰。”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坚定地说。

荣获“双十佳”称号的格力技术,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IPEEC成员国于2012年发起的“双十佳”评选活动,旨在推广优秀的节能技术和实践。格力的“基于双级增焓变频压缩机的空气源热泵技术”,通过单压缩机双级压缩和喷气增焓变排量运行,大幅提高了热泵的能力,对室外环境温度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这一技术在-25℃至54℃的环境下都能强劲运行,并显著提高制热量、制冷量和能效水平。

相比常规的空气源热泵技术,格力技术的能效在额定制热条件下提高了5%~10%,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制热量甚至提升50%~100%。以沈阳地区为例,应用这项技术的热泵空调和热泵热水器相比常规技术,每年可节省大量电能。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和舒适度的追求不断提高,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市场前景广阔。

除了空调和热泵热水器业务,格力电器还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按照目前的市场应用比例计算,应用该技术的空调和热泵热水器每年可节省大量电能,相当于减少大量的标准煤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预计至2020年,这项技术将实现显著的节电量。

这项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将极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燃煤取暖带来的空气污染。对于改善雾霾天气和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双十佳”评选中,热泵技术领域仅有4项技术入选,其中格力的技术是唯一一项中国原创技术。

格力电器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拥有全球最大的空调研发中心和强大的研发团队。目前,格力拥有8000人的专业研发队伍,平均每天产生8项专利。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和德国工业4.0的启示,工厂自动化和无人化生产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格力将紧密围绕机器人和精密机床两大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在实现自身制造系统转型升级的为中国制造业提供高端装备。

在去年的装备展览中,格力的光伏离心机、光伏多联机等产品引起了广泛关注。相较于其空调业务,格力装备在知名度和收入上还有差距,但董明珠将其视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一直在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但发现许多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手中,因此我们决定自主研发。”董明珠表示。作为国内家电行业的自动化先驱,格力早在2003年便开始探索自动化生产,对生产车间进行了机器换人的改造。到了2012年,格力更是明确了自动化的发展蓝图,立志在3至5年内实现无人车间的目标。为此,公司相继成立了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技术研究院等多个技术部门,以推动自动化的研发和实施。

格力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是一项投资高达50亿元的大型项目,占地1500亩,计划分三期建设,用时五年,预计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投产。该项目专注于精密模具、高端数控机床、智能自动化设备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格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目标的重要载体。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惊人的100亿元。

如今,格力已经成功将珠海吉大占地4万平方米的旧厂区转型为自动化设备研发基地,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而在珠海临港工业区的美凌达分厂,作为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已经拥有3个设备组装工厂和1个机械加工厂并投入运营。

在董明珠的领导下,格力的团队已经开始专注于装备制造布局,包括研发团队,从研发沿线自动化设备到最终实现无人化工厂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格力的机器人已经对外销售,参与到其他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中。在董明珠看来,工业自动化并不是固定的模式,而是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格力目前已经推出了一系列装备产品,涵盖注塑机械手、钣金机械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物流仓储设备等多个领域,总计近百种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体现了格力的技术实力,也为其在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