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加速研究AI情感计算
刘庆峰介绍,发展至今,人工智能更加迫切需要源头技术创新,过去几年,一部分人可能以为直接拿过来、包装概念就可以,今天则要回归到创新本质,这真正倒逼产业界按照科学规律办事。
他提到,公司正在加速研究情感计算和隐私保护。“如果面对一个年轻人,他的工作节奏很快,机器人和他聊天的语速要很快;面对一个老人,则要慢慢多来几遍,语气语调都要柔和一些,要跟着每个人的情感来对接。”他说。
AI从改变生活到提高生产转型
“过去10年,我们让机器说话,语音合成超过了人类水平,不仅是中文,英文也超过了人类说话水平;我们让机器的转写准确率超过了人类水平;我们让机器从能听会说延伸到能理解、会思考,在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全球通过了这个考试,超过了96.3%的参考医生。”刘庆峰说。
刘庆峰介绍,人工智能生态呈现三大变化,移动互联红利到期,万物互联红利开启。移动互联的红利基本见顶,因为手机的增幅有限,而万物互联越来越多的穿戴式设备、、智能终端,甚至未来每个家庭都会像当年拥有自行车和汽车一样,可能有不止一个家庭服务机器人,并与之更自然的。万物互联会带来以语音为核心,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的整体产业生态的繁荣。
,人口红利到期,工程师红利开启。人口老龄化不断地提高,出生率不断地下降,但一个人使用人工智能设备,可以完成原来成百上千人所要完成的工作。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要从单纯的人口红利,变成以AI为支撑的工程师和高端人才的红利。
,从为产品赋能到为企业转型升级赋能。从技术做各种产品,各种穿戴式设备,各种、各种机器人等,以产品创业为主,开始逐步走到了用人工智能帮企业自身转型,越来越多帮企业自己内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它的整个的市场能力以及降低制造过程的损耗,提高品质等。
“比如,借助i讯飞平台,通过内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数据的应用,我们内部审批效率提升了60%以上。”刘庆峰举例说。
加快建设产业链和生态体系
伴随着这种转变,刘庆峰认为,只有生态才能让人工智能生生不息,开放出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形成产业链和生态体系,才能够生生不息发展。
过去一年科大讯飞平台上的开发者团队增长了差不多50万家。目前平台上157万家实名认证的团队,已经开发出了90多万的实实在在的应用。
“只有一部分是科大讯飞自己做的。更多是我们跟合作伙伴一起做完以后优先在科大讯飞使用,使用成功后向全行业推广,甚至部分项目我们不仅给他最好的技术,还给他投资。我们希望带着一批企业面对整个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基于人工智能能力的数字化转型中,开拓一个全新的蓝海。”刘庆峰说。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声学照相机、工业听诊器应用于生产设备,可以知道生产线运行情况、主动预警。有企业每年生产线的无效损耗都会下降数百万元。
“在这些典型领域中,不仅仅针对语音应用场景,还要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帮助企业排查,缩减一些生产流程。”刘庆峰说,在这个过程中,把一些危险环节,如高噪音、高污染环境,用机器来替代人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未来
在此次会上,刘庆峰也向南方+记者透露未来AI新的发展方向。
第一是对现有的深度的算法,进行持续优化。比如说怎么用更少的数据,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原来做一个翻译要10000多小时的语料,后来只要2000小时,现在希望100小时以内就可以实现一个新的小语种的翻译;原来合成明星说话需要一周时间,现在510分钟就基本可以模仿一个人,半小时就可以做得很像,使虚拟主播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能力。
第二是让能够实现半监督和无监督。今后,每一个数据都不用人来标注,它可以自主学习,才可以使得海量数据真正在应用场景中发挥作用。
第三是个性化,使人工智能将来能够满足每一个人的个人需求。“将来可以给我做董事长助理,给大家做产品定义助理、做开发助理、做办公助理等,每个人都有个性化需求,让未来每个人都基于人工智能,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个体”。刘庆峰说。
第四是技术还要进一步赋能数字生存时代。数据治理存在一个矛盾,例如欧洲对数据应用存在过度严格限制,压制了产业的发展,也限制了民众享受人工智能的福利,但完全开放又会触及个人隐私。,形成中国特色的数字治理非常重要。
对此,科大讯飞有个重要方向推动情感计算。不光是体现在线教学方面,能让孩子们学习效率提升、焦虑感下降。,针对每一个老年人、每一个独居在家的青年人,在数字设计上,让用户在家里更好地获得温暖感。例如,疫情期间,电话随访机器人在随访时,如果用户体温异常、说话咳嗽,机器的语气语调都要有所不同。
南方日报记者 郜小平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