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成为热门话题 东大设国内首个机器人本科专业

服务机器人 2025-01-21 10:04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近期,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与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的对决引发了全球对“机器人”领域的广泛关注。从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传来的消息让人瞩目,该校研发的工业智能机器人,凭借其灵活的关节,不仅能在恶劣环境下完成搬运、焊接、喷涂等工作,还能感知环境和对象,与人类或其他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安全和谐的任务完成。近日,东南大学在国内率先设立了“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计划首批招生约30人。

走进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室,两套协作机器人系统令人眼前一亮。其中,“无夹具协作焊接机器人”能在空中精准跟随工件,进行动态焊接。而“协作搬运机器人”则能从两侧夹持抓球,展示其灵活协作的能力。

实验室负责人马旭东教授指出,这些虽然只是传统刚性机器人的表现,但在未来,智能化柔性机器人将逐渐崭露头角。他们在刚性机器人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化处理,如视觉、力觉等感知元器件的运用,使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行走、旋转,并与人并肩工作。

马旭东进一步解释,智能机器人通过信号处理控制手或脚各个关节的运动,拥有感知和判断的能力。例如,在抓取鸡蛋时,机器人会先通过视觉和力觉去感知,然后判断最合适的抓法和力度。这种智能机器人的柔性特点使其更能适应环境,并在交互过程中避免伤害其他机器或人。通过增加智能手段,与人协作工作的智能机器人将大大提高自动化水平,真正实现机器换人的目标。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不禁会思考:如果中国版“阿尔法手”与“阿尔法狗”结合,是否会构成对人类的威胁?东大自动化学院的专家们表示,虽然两者结合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但从专业角度看,“阿尔法狗”的硬件和软件已经非常先进,而智能机器人则拥有强大的动手能力。结合两者并不意味着机器人会立即对人类构成威胁。

专家指出,目前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还存在许多挑战和限制。即使机器人具备超强的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但由于缺乏意识和情感,它们在某些方面仍然无法与人类相提并论。机器人的发展是跳跃式的,特定领域内的运算速度可以远远超过人类,但要想全面超越人类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对于东南大学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该专业落户东大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了解,该专业今年开始招生,计划首批招收约30名学生。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机器人设计应用领域的工作。随着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汽车、食品、酿酒等,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东南大学的智能机器人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在国内率先设立了机器人工程专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智能机器人在未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机器人的崛起:超越人类,尚需时日

李世石连输两局人机大战,写稿机器人和远程医疗机器人相继崭露头角,这引发了关于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主宰地球的广泛讨论。两会期间,这个话题同样备受关注。东南大学的党委书记易红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以他一贯的从容态度为我们解读了这一话题。

易书记提到,尽管机器人的研究和发展日新月异,但在某些领域展现出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并不能完全替代人脑的智慧。他表示:“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在对弈中取胜,是因为它们拥有处理大数据的能力。在设计层面上,如果改变系统设计,机器人未必能够持续胜出。”易书记认为,尽管机器人已经在某些特定领域如工业生产线等展现出替代人类劳动力的潜力,但在普通环境下取代人类的劳动仍然有待时日。目前的企业机器人使用量增长迅速,专用生产线上的重复性岗位正逐渐被机器人取代,但普遍来看,机器人要想全面超越人类尚需时日。

谈及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历程,易书记表示,自国家“863”计划启动以来,自动化领域的机器人研究一直是重要主题之一。早期的机器人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替代人类在危险或繁重环境下的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逐渐向人工智能领域拓展。关于机器人是否能走进日常生活并超越人类智能的问题,易书记认为还有一定的距离。

谈及未来机器人专业的发展前景,易红书记表示十分看好。他认为机器人专业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涵盖了自动化、控制、机械、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东南大学的校园文化以及多个专业的积累为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这一专业的学生就业门路将会非常广泛,既可以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在机械、控制、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发展。从东南大学的招生趋势来看,未来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有望成为该校的一张名片。因此吸引了大批学生报名加入这个领域的学习与探索之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