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载中华文化 在元宇宙出海
数字虚拟使者天妤:跨越千年的美丽与文化的融合
沉睡千年的“飞天”少女天妤,在神秘的元镜空间中苏醒,回忆起千年前的冒险旅程。她曾擅自介入人间纷争,导致洞窟受损、壁画剥落。如今,她决定重返人间,收集壁画碎片,修复纷争的痕迹,让人们的日子重回正轨,重获幸福。这个过程不仅是一段寻物的冒险,更是一次感受人间美好、文化延绵不绝的旅程。
这宛如一部动人的影视剧、动漫或游戏。实际上,天妤是以敦煌飞天为灵感打造的虚拟数字人。她的衣袂飘飘,妆造典雅,一出场便惊艳众人。她的世界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她的探索之旅则乘着科技的东风,跨越时空的界限。
有人说元宇宙是驶向未来的飞船,那么虚拟数字人便是这张船票。在文化领域,虚拟数字人因其不设限的特质拥有无限可能。天妤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的出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妤的世界观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其妆造设计由天娱数科元梦工作室与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共同完成。灵感主要来源于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融合了天女和伎乐人的服饰特色。为解决虚拟数字人持续认知的问题,天娱数科元梦工作室总经理郑屹呈强调颜值的重要性。天妤的发型设计、金钿、饰品等都是基于史料和唐代出土文物设计而成,妆容也还原了唐代女俑妆容。这些精心设计让天妤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通过她的故事背景,天妤形成了端庄温和、恣意洒脱的性格特点,让她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在寻找碎片的过程中,她体验了各种传统文化元素,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化世界。
除了颜值和人设的重要性外,天妤还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的使命。自上线以来,她通过短视频、短剧等形式,已经在全网拥有500余万粉丝,视频播放量超过3亿。在海外平台上,她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粉丝量和播放量都在不断增长。她的影响力不仅在于数字上的增长,更在于她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她通过跨界合作、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同时借助科技的力量,将传统之美与科技之美相融合,开启了传统文化通向元宇宙、通联海外的一扇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数字人的制作成本正在降低、制作周期缩短、精度提高。郑屹呈表示传统的虚拟数字人目前存在两个痛点:制作方面的挑战和互动方面的局限。然而他们通过AI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高精度模型的实时互动直播。虚拟数字人可以完成真人无法完成的创意任务如拍摄赛博朋克风格的壁画世界故事或者从历史上穿越而来的直播电商表演。虚拟数字人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广阔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发布的报告预测虚拟数字人产业规模将持续增长。
天妤作为虚拟数字人的代表之一不仅富有生命性的故事内核还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的使命。她的出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虚拟数字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她们,元宇宙中的文化使者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元宇宙已悄然降临。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一群特殊的使者正在悄然绽放——她们就是虚拟数字人。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的眼中,这些虚拟数字人不仅是技术的产物,更是文化的承载者。
沈阳教授强调,对于真身复刻的文化名人,其外貌、气质、性格等细节都要忠实于历史资料。而虚拟数字人的每一个形貌、表情,乃至所处的环境,都是围绕其文化人设展开,价值观稳定且深邃。她们不仅承载着文化的厚重,更是跨越国界、跨文化对话的桥梁。
在元宇宙的舞台上,“她们”正成为文化推广的新力量。沈阳提到,未来可以通过提升虚拟数字人的行为骨骼系统,让她们通过舞蹈等肢体语言,实现跨语言的交流。这无疑为跨文化传播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
虚拟数字人目前仍有诸多亟待改进之处,如多轮对话问答、表情动作捕捉、灵魂认知系统等。沈阳也指出了当前虚拟数字人面临的一个挑战:成本较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降低成本已成为业界的共同期待。
有趣的是,《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3.0版》发现,虚拟数字人中女性的比例高达72%,公众对女性虚拟人的关注明显超过男性。这些数字人如天妤,正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耕者。
今年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首个虚拟数字人艾雯雯与观众见面。她不仅拥有完整的人设,更是穿上了与国博藏品紧密相关的服装,从校园来到博物馆,逐步进入工作角色。而另一位虚拟人文夭夭则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担任“文博虚拟新闻官”,未来她将在各大博物馆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并作为文博界的虚拟宣传大使,传播中华文化。
随着元宇宙的到来,“她们”已经来临,她们是文化的使者,是跨越时空的桥梁。让我们共同期待她们在文化传播领域创造的更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