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界,来了新的机器人
回顾过去十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从2012年销量仅1.3万辆,到如今的年销量高达688.7万辆,其年复增长率惊人。业内预测,至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千万大关。
在这一迅猛发展的背后,配套设施的跟进却显得捉襟见肘。充电桩的短缺已成为众多车主关注的焦点。对比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公共充电车桩比,我们显然落后:中国目前仅为7:1,而欧洲和美国的车桩比则相对更为乐观。
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一大顾虑。以上海为例,尽管作为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充电桩建设最快的城市之一,上海仍然面临着公共充电桩的巨大缺口。
现实情境中,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之间存在众多错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充电结束后的车辆无法立即离开充电桩、充电桩车位被非电动汽车占用等。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新能源车主,也成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为了促进新能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配套补能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主要的补能方式包括固定充电桩建设和移动充电。固定充电桩在老旧小区和低线城市的推进中面临着电路改造、容量限制等挑战,其增速正在放缓。而移动充电,尤其是伴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800V高压超充技术的普及,自动充电机器人正成为下一阶段电车补能的重要发展方向。
从“车找桩”转变为“桩找车”,自动充电机器人的发展已拉开帷幕。机器人作为“制造业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自2014年起,自动充电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逐渐受到关注。例如PowerHydrant机器人和特斯拉的蛇形自动充电桩,它们省去了车主手动插拔充电枪的过程,提升了充电体验。这些设备仍未能实现移动,存在着场地限制的问题。
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车主们期待随时随地获得电能补充,于是带有AGV小车的移动式自动充电机器人应运而生。例如三星电子的EVAR设备,它能够在任意位置为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自动充电机器人在连接适配方面仍存在挑战,如操作过于繁琐等。充放电功率低和载电量不足也是当前自动充电机器人的隐忧。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期待自动充电机器人能够更好地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其实直到今天,自动充电机器人作为小型的移动充电站依然面临技术的挑战和现实的困扰。若强行提升功率,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副反应和副产物,因此为了长期的稳定运行,我们必须做出明智的选择性取舍。而载电量直接决定了成本,如果电池体积过大,虽然电量增加,但也会削弱其灵活性带来的经济效益。当前的自动充电机器人只能为两三辆甚至一辆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服务。看似简单的充电机器人背后却需要材料科学、高压快充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突破,才能确保用户体验的质的飞跃。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自动充电机器人的未来价值依然引人深思。在新能源迅速发展的当下,自动充电机器人能够展现其高效服务、平衡电网压力的优势。尽管它更像是一个过渡产物,但随着电动车的全面普及和充电桩的广泛布局,我们仍需思考自动充电机器人的长期价值。特别是在高峰期充电桩资源错配的情况下,自动充电机器人能否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集成多项底层技术,充电机器人赛道已经涌现出许多潜力股。众多企业如爱驰汽车、一汽红旗、能链智电等纷纷推出自家的移动充电机器人解决方案。以爱驰汽车为例,他们推出的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CARL能够通过GPS自动找到车位为车辆充电,并在充电效率方面表现出色。
而能链智电推出的自动充电机器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款机器人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包括一键下单召唤、自主寻车、智能充电等。车主只需在移动端下单,机器人就能自动完成充电过程,大大提升了便利性。这款机器人的智能化、可移动性是其显著特点,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和3D视觉算法精确定位充电口位置,引导机械臂高精度插枪。目前,这款机器人已经进入服务状态,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体验。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概念往往经历漫长的等待才能真正迎来春天。如同20年前那位中国留学生在CES展览馆中展示的移动电源概念产品一样,虽然当时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充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宝市场迅速崛起并催生出众多独角兽企业。如今新能源车的自动充电机器人与当年的移动电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为满足用户临时快速补电的需求而诞生的新兴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它们将逐步融入现有的补能体系并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电动汽车补能生态贡献力量。同时随着车机数据的打通以及机械臂自动拔插技术的进步自动充电技术有望与充电桩进行融合实现充电站服务的自动化和无人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和想象力如可以在充电场站享受购物按摩等周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