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增长177%,济宁勇摘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在山东的繁荣城市中,济宁以其深厚的孔孟文化而独树一帜。这座城市并不满足于传统的荣光,它正在探索文旅融合的新动力,同时也在加速从一个资源大市向实力强市转型。在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济宁正全力以赴打造制造强市,对机器人产业寄予厚望。
被誉为“制造业顶端的明珠”的机器人产业,在济宁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去年,济宁市工业机器人增长177%,一批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在济宁迅速崛起,形成了“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研发+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虽然济宁在机器人产业的起步不算早,但却异军突起,凭借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巨大的潜力令人瞩目。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在向中高端迈进,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济宁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覆盖52个行业大类,机器人产业的营业收入也在持续增长。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最近五年来,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而济宁的机器人企业也在这片繁荣的土壤中茁壮成长。作为传统资源大市,济宁正借助高端装备制造业这一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强”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济宁以提高机器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为发展方向,鼓励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引导部分企业向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产业转型。
济宁并不满足于现状,正积极寻求新的突破。在全市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涉及机器人整机、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系统集成等各个环节,形成覆盖一、二、三产业,涵盖多个领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格局。济宁正努力实现制造业的弯道超车,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化和服务化是关键,进军机器人领域无疑是重要的战略选择。
总体来看,济宁的机器人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不仅有着巨大的潜力,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这座城市正以其独特的姿态,在机器人产业领域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未来值得期待。从产业分布来看,济宁已初步构建两大机器人产业园区,分别是邹城机器人产业园和济宁高新区高端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这两大园区不仅吸引了众多本土企业入驻,更凭借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引领济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
邹城机器人产业园依托珞石科技、达野智能装备等企业,产业规模已初步形成。济宁高新区则凭借海富电子、顶峰航空等企业,大力发展服务型机器人、消防应急机器人等行业,进一步丰富了济宁机器人产业的应用领域。梁山水泊焊割、汶上华力机电等龙头企业也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主体制造、控制系统以及焊接、切割等行业应用集成方面,成绩显著。
据济宁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高端装备增长更为迅猛。工业新产品如工业机器人等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新动能的持续释放,也离不开济宁在机器人产业上的深耕细作。
在搬运焊接领域,济宁企业表现出色,不乏行业翘楚。以山东华力机电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依托发达的制造业和重工业市场优势,结合AGV本地边缘计算和服务器云端技术,利用5G网络的优势,推出重载AGV产品,解决了商业机器人在工业环境下的使用限制。汶上县的山东水泊焊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则是专业从事专用车焊接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其智能机器人通过双目相机获取数据,仅用时两秒就能完成计算、控制,并按要求完成焊接。不止是在陆地,济宁的机器人技术同样在空中领域有了广泛应用。这都充分展示了济宁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实力和潜力。
山东顶峰航空科技于济宁崭露头角
随着航空科技、新材料、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的蓬勃发展,山东顶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已在济宁崭露头角。作为母公司峰飞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不仅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可靠的空中物流运营系统和空中立体出行解决方案,而且以其专业的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制造技术领先全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依托先进科技,成功建成了消防应急飞行机器人产业化生产基地,并在电动无人机大载重领域独领风骚。
产业蜕变:内育外引同步推进
济宁邹城曾依托煤矿企业,发展起以采矿设备为特色的机电产业园,为采矿行业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但随着工业4.0和智能时代的来临,传统机电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济宁积极应对挑战,采取内外兼修的策略,推动产业迈向高端。
一方面,济宁根据自身产业基础,推动机电产业园向机器人制造基地转型。培育传统企业成长为科技“小巨人”,使老树发新芽。例如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传统煤矿设备生产商,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成功研发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N系列掘锚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还研发了防冲钻孔机器人,实现了冲击危险区钻孔设备操作无人化,有效解决了人机分离和提高钻机效率等问题。
另一方面,济宁积极引进高精尖企业,促使新树扎深根。先后引进珞石机器人、硅步科技、布科思等机器人企业,建成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创业孵化园和济宁机器人产业园。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这个全新赛道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其自主研发的XB系列工业机器人产品覆盖多个行业,并在工业控制系统、刀具打磨、缝纫等细分领域填补国内空白。该公司已取得国内外研发专利及科技大奖10余项,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快速增加,行业内的人机协作需求愈发强烈。作为全球第二家、国内首家突破机器人柔性技术的企业,珞石已经在这个全新领域走在前列。随着智能化发展的加速推进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济宁正朝着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头羊地位稳步迈进。重塑人才力量,济宁机器人产业的新征程
在《中国制造2025》的指引下,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围绕汽车、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面对这一变革,济宁作为工业重镇,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与布局。
王双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行业的热爱与对未来的信心:“中国是世界上工业机器人需求最大的国家,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济宁科创做出贡献。”邹城机器人产业园作为济宁市的主战场之一,已经整合资源,为创新团队和入园企业提供精准的公共服务。
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相比,济宁的机器人产业仍有不小的差距。李家亮表示,尽管济宁市机器人产业正在改变生产方式,推动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变革,但仍需在多个方面迎头赶上。
在这个过程中,人才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达30万,而高端技术人才在内陆地区尤为匮乏。如何在全国竞争中找准“济宁赛道”,补齐人才短板成为了关键。
为了推动济宁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引进高端人才,还要注重本土人才的培育与留存。可以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优化人才政策,提供更为优越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让济宁成为人才聚集的磁场。
只有这样,济宁才能在机器人产业的赛道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已来,济宁正携手人才力量,踏上新的征程。济宁在“十四五”规划中的机器人产业雄心壮志引人注目。李家亮指出,济宁将专注于寻找细分领域,以高端机器人供给能力的提升为发展方向。为此,鼓励本地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推动电机、精密传动、机械加工等企业向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产业转型,壮大自身存量实力。不仅如此,济宁还将大力招引国内外知名的机器人企业来此落地,进一步提升产业增量,共同增强产业竞争合力。
在服务与配套方面,济宁将不遗余力地提供五星级服务支持。无论是项目落地还是园区配套,都将全力给予要素支撑,为机器人产业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坚实的后盾。这既体现在对本地企业的引导和支持上,也体现在对外来企业的热情欢迎和优质服务上。济宁的目标明确,就是要推动机器人产业实现快速、高质量的发展。
在济宁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蓝图上,不仅看到对产业链的深耕细作,更看到对未来发展的雄心壮志和坚定决心。这座城市的机器人产业正在蓄势待发,准备在细分领域中大放异彩,引领机器人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