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华丽转身创新之城初显

服务机器人 2024-12-13 10:35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东莞上演了一场“机器人总动员”,展现了科技与工业融合发展的生动景象。昔日的“世界工厂”东莞,如今正经历一场经济创新升级,转变为“研发总部”经济。

在这片热土上,智能机器人、超高频读写器、全自动电脑编织机等高新科技产品层出不穷。随着“科技东莞”战略的推进,由牵头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和质量均走在全省前列。新近发布的经济普查公报显示,东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年申请量的增长幅度远超全国和广东省的平均水平,传统“世界工厂”正逐步向“创新之城”转变。

一、人才入手,危中求机

走进位于松山湖的华中科技大学东莞制造工程研究院,一股浓郁的高科技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汇聚了600余名高精尖人才,产生了240多项知识产权,孵化出93家企业,为4000多家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东莞研发机构的成长过程中,工研院仅是冰山一角。

回溯到改革开放之初,东莞凭借“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迅速实现工业化。随着产业层次的提升、发展质量的要求、土地资源的紧张和环境容量的限制,东莞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破局?人才成为东莞决策者们的共识。于是,东莞的决策者们发起了全国高校拜访之旅,开启了招才引智的征程。短短几个月内,东莞与多所高校院所签署了合作协议,为未来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机制,促进研发

东莞以大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突破口,促进全市研发投入。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多样化的投资模式和企业化的运作机制。它们不同于传统科研机构,更加注重实际研发和应用。东莞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三、华丽转身,“三来一补”焕发新活力

东莞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基础,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近年来面临的困境也促使东莞主动转型升级。如今,东莞正逐步从“制造”向“创造”转变,从“世界工厂”向“创新之城”迈进。

这一切的背后,是东莞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才的极度重视。从引进人才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从政策支持到激励机制的创新,东莞正一步步实现着华丽的转身。未来,东莞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走进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松山湖总部一号的大楼三层,仿佛置身于某所工科大学的实验室。这里的一楼,是公司与中科院金属所联合打造的“非晶态材料研究实验室”,其中的设备价值昂贵,动辄百万。

宜安科技,起源于1993年的“三来一补”企业,起初主要生产电木,也就是高能耗、不环保的固体酚醛树脂。随着时代的变迁,宜安科技经历了华丽的转身,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专注于生物镁合金、消费电子产品以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在过去的22年里,通过自主研究和产学研合作,我们的主营产品已经历了四次升级换代。”宜安科技的科研总监李卫荣向我们介绍,从最初的树脂到铝合金、镁合金,再到非晶态材料,涉足的领域也从工业壳体产品扩展到小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以及生物医疗等。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公司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从单纯的工厂经济转变为研发经济,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距离宜安科技仅5公里,另一家名为东莞迈科的新能源公司也在悄然发力。这家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领域表现出色,但在15年前,它还只是贴牌生产镍氢电池的企业。在今年的东莞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亲自为迈科公司董事长李中延颁发了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迈科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持续发力,紧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步伐。如今,动力储能电池已成为其发展的重点,预计今年该业务将占到公司总营收的20%以上。

在东莞,越来越多的来料加工企业转变为独立法人企业,出口300强的外企普遍实现了“设计+生产”的运作模式。

在视觉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东莞市奥普特自动化科技公司,机器换人成为了制造腾飞的助力。该公司借助机器换人的生产模式,大幅减少了普工的用工人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该公司已广泛运用机器生产在产品分拣、加工等领域。

龙光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是长安镇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精密钣金、五金冲压等领域。该公司一直在生产自动化方面走在前列,近年来更是加大力度推进机器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公司董事长厉雷力表示,通过智能化改造,龙光解决了人手短缺问题,提高了产能和技术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为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推进“机器换人”,东莞市去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在大力推进机器人应用的东莞企业也在发力制造机器人,致力于研发机器人核心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东莞的制造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自去年11月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揭牌以来,已有超过五十家机器人企业落户于此。总投资约27亿元的该项目致力于培育三大核心企业群,分别是运动控制与高端装备企业群、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企业群以及高端消费产品企业群。在东莞全市范围内,已有超过两百家的机器人相关企业聚集于此,同时引进了省级智能机器人协调创新研究院。

东莞机器人产业协会会长、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蒋仕龙表示,东莞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部分企业在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如盈动高科在传感器领域和固高科技在控制器领域的杰出表现。东莞市机器人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永刚预测,随着东莞“机器换人”计划的深入实施,不仅应用将更为广泛,而且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也将崭露头角,实现核心技术与应用企业的真正联动。

作为一座全球加工贸易制造基地,东莞近几十年的外向型经济产业基础为其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东莞正在积极推动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打破对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的依赖,并鼓励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在“机器换人”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大家熟知“超级机械手”,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射出机专用机械手领域,东莞的艾尔发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敢与国际巨头在技术层面叫板的企业。

艾尔发是台湾天行自动化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自2001年在东莞落户以来,其主要产品销往国内市场。作为最早生产专用机械手的厂家,艾尔发的市场占有率很高。其总经理黄俊钦自豪地表示,从技术层面来看,艾尔发的机械手已经与国外的巨头达到同一水平,而价格则更为亲民。拥有先进的伺服系统和精密的加工技术,艾尔发成为了国内其他机械手厂家的模仿对象。目前,艾尔发拥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黄俊钦认为,保持行业地位领先的秘诀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注重研发,二是自主创新。公司每年将5%的营业额投入研发,确保机型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除了艾尔发,传统制造型企业也不甘落后。例如诺华家具,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成功由出口企业转型为自主品牌企业。如今已成为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家具企业,并获得了广东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类似的企业成功案例在东莞不断涌现,反映了企业对自主品牌的重视以及品牌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东莞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已超过20亿元。松山湖高新区正在建设大学创新城计划投入28亿元未来可容纳更多新型研发机构落户于此。目前已有新型研发机构承担了多项科技计划项目获得了大量科研经费支持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反映了东莞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活跃度和实力。在新型研发机构的引领下,东莞正经历着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的设立,彰显了这座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决心与步伐。目前,东莞正在规划构建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产业园,这些举措吸引了超过140家科技企业在此扎根生长。

人才是这座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据统计,全市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约5.7万人,其中包括中央“千人计划”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7人,以及市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5人。这些人才为东莞的科技产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在高新技术方面,东莞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4年末,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到755家,仅次于广州,相较于过去几年,增长幅度高达82.8%。尤其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其总产值不仅连续几年超越了外资和港澳台资,更是在2014年实现了惊人的增长,比2011年增长了714.1%。

在自主品牌建设上,东莞同样成果显著。拥有驰名商标62件,著名商标283件。制造行业的驰名著名商标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电气机械、食品、服装等领域,占全市的80%以上。市重点企业的自主品牌情况更是喜人,老字号企业和上市公司几乎全部拥有自主品牌。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强调,要将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来推进,积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吸引更多的高校院所来莞合作。他的目标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东莞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列。这样的策略与行动,无疑为东莞的未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让人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期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