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从开发到应用需要的时间比我们预期的更久 Rethink Robotics创始人对未来科技的预测
对于未来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人们的预测总是充满猜测与热议。Rodney Brooks,这位来自Rethink Robotics的联合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技术官,对于科技的看法颇具洞见。他提到,人们对于新技术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总是存在高估和低估的误区。这在AI和ML的预测中尤为明显。他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预测与看法。
Rodney Brooks认为,当前关于AI和ML的预测中充斥着过多的炒作成分。他呼吁大家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些技术。他本人并非悲观主义者,而是坚持一个观点:知行合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将想法转化为现实尤为不易,而实现大规模应用更是难上加难。尽管存在一些挑战,但他依然试图对技术的可能性和挑战进行分级。
每当新年来临,总会有人对来年进行各种预测。Rodney Brooks也借此机会分享了他的预测,而且他的预测跨度长达32年,远至2050年。这表示他将预测的方向聚焦在整个21世纪前半叶的技术发展上。他在阐述预测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日期预测方式:NIML(未来几代人都无法看到的发展)、NET(预计的最早日期)和BY(预计的完成日期)。他相信自己的某些预测最终会成为现实。
在分享预测时,Rodney Brooks强调了他对技术发展的具体描述的重要性。他认为尽管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它们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他在预测时会尝试做出具体的描述,以便人们更准确地理解他所预见的发展。他也深知这些预测难以精确到每一个细节,但他依然会尽力尝试。他提醒我们,尽管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人们的先入为主观念和对技术的固有认知会成为一种挑战。比如他认为人类在重返月球时将会借助AI和ML的技术,尽管上次登月时并没有这些技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技术不是强大的或有用的,而是需要更全面的视角去看待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此他以电动汽车和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为例,阐述了这种技术进步过程中的“易”与“难”。他指出,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过去的积累和经验的应用和创新。虽然这些新技术很重要且具有挑战性,但它们往往基于已经存在的技术和经验进行改进和创新。而对于全新的概念和技术应用来说,预测其应用的时间点则更为困难。例如Hyperloop超级高铁等全新概念和技术在应用前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和实践验证。总体来说,Rodney Brooks对于未来的技术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但他也深知科技发展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以更加理性和全面的视角去看待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创新不断前行以实现科技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关于新技术应用的深度解析
新技术的崛起与应用,总是伴随着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对于某些概念,尽管在未来数年内可能会有重大突破,但在这一时间段内实现商用超高速载客系统的面世似乎仍然是一个遥远的目标。以互联网协议的发展历程为例,我们深入探索了新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漫长旅程。
互联网初期的IPv4协议,其32位的寻址方式限制了互联网地址空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个人设备以外的各种设备如电表、工业传感器等即将加入网络大家庭,人们意识到地址空间即将耗尽。于是,IPv6应运而生,其设计的目标是将地址空间扩充至惊人的128位。自其诞生的那一时刻起,关于IPv6替代IPv4的时间表一直在变动。尽管到了本世纪初的某个阶段,人们曾预测IPv6会在不远的将来完全替代IPv4,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直到近几年,IPv6的设备数量才逐步增加,但距离全面采用IPv6的道路仍然漫长而曲折。从技术角度看,没有任何障碍阻挡IPv6的应用,但现实总是比理想来得复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设备接入需求,我们需要发挥创新思维和变通手段,让IPv6与IPv4和谐共存。
关于技术的推进与时间的考验
技术的推进总是充满挑战和等待。以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Falcon Heavy)火箭为例,其研发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公司在数年前就宣布了这一项目的启动并预计了首次发射的时间,但火箭的发射时间一再推迟。从研发到应用的过程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往往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来完善和优化技术。这种经历在新技术的道路上屡见不鲜。
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展望
当我们谈论自动驾驶汽车时,其实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未来的飞行汽车融入社会的方式将截然不同,它们的存在和使用方式将会重新定义我们对于出行的认知。飞行汽车的出现将不仅仅意味着技术的进步,更代表着整个社会结构和出行方式的变革。
这些汽车将要求全新的道路基础设施、全新的所有权模式和使用方式。驾驶者无需拥有飞行员执照,只需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轻松驾驶这些飞行汽车在空中自由穿梭。未来的城市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开辟专门的通道和地理定位区域,同时调整接送点、停车规则等以适应这一变革。自动驾驶汽车的到来将引发一系列细微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虽然看似微小但却足以颠覆我们对于出行和生活方式的认知。而这背后,则是时间和技术的不断推动与交融的过程。预测(自动驾驶汽车)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以下是关于自动驾驶汽车在近期的发展预测。
日期
备注
飞行汽车的普及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任何美国居民都有机会购买到飞行汽车。不过预测显示,这一时间点可能不早于2036年。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即便到了预测的时间点,也存在可能无法在2050年以前实现普及的风险。
飞行汽车数量的增长
预计在不早于2042年,飞行汽车的数量将达到美国汽车总量的0.01%,按照现在的数量计算大约是26,000辆。再往后看,到2050年飞行汽车的数量可能达到美国汽车总量的0.1%,但这一预测仍存在不确定性。
自动驾驶汽车的专用车道
在公共高速公路上设置自动驾驶汽车的专用车道,这一设想在不早于2021年将有望变成现实。在这一专用车道上,高速行驶的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有望缩短至比现在人类司机更短的程度,以确保行车安全。预计这一改进将在不晚于2024年实现。
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推出与扩展
在美国的某个大城市,首班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有望在天气和时间有所限制的前提下推出,这一计划的时间点预计不早于2022年。这种服务将设有专门的接送点,类似于巴士站,专门为自动驾驶车辆服务。在不晚于未来三到五年内,这种服务有望扩展到美国10个以上的大城市中,这一过程可能会缓慢推进。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是传感器的价格必须足够低廉,使用这些传感器的性价比要高于不使用它们的人类司机。我们预计在不早于2028年,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将扩展到美国的五十个最大城市之一部分。这一变革的推进速度可能会较慢。然而无论怎样,科技的步伐不会停止向前迈进,未来属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交通出行方式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种新型的出行服务方式——指定接送点的共享使用。想象一下,多个厂商共同使用这些特定的接送点,它们如同现代交通的枢纽,承载着繁忙的运输任务。这些厂商之间通过高效的通信调度系统进行协同合作,共同分享和调配汽车资源,以优化出行效率。
这些指定的接送点,犹如城市的脉搏,连接着每一个角落。它们不仅是人们上下车的地点,更是现代智能出行理念的体现。在这些地点,无论是赶飞机、赶火车还是日常通勤,只需要预约指定的接送点,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出行服务。这不仅提高了出行效率,也大大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体验。
而背后的厂商间通信调度系统更是这场变革的关键。它们如同一座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各个汽车和各个厂商。通过实时的数据共享和协同调度,确保每一个车辆都能在最佳的状态下运行,每一个接送点都能得到高效的利用。这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利用率,更让有限的汽车资源得以最大化的利用。
自动驾驶汽车在未来城市的崭新征程
在不早于2023年的某个美国大城市的特定区域内,自动驾驶技术将开启全新的包裹运送模式。这个区域拥有宽阔的道路,设有足够的停车空间供其他司机停车。人们还可以在特定的营利性停车库入口处留下自己的汽车,这些车辆将被自动运送到固定的停车位。这一变革将为忙碌的都市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我们可以预见在固定的地理区域内,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将变得更加普及和灵活。从2023年起,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内,乘客可以自由选择接送点。特别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麻省理工所在地)和纽约格林威治村这样的地方,自动驾驶出租车将成为日常出行的常见选择。预计这一趋势将在不晚于2035年的时间点在更多城市推广开来。在这之前或之后,除非这些区域已经禁止了人类司机驾驶和停车,以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的通行无阻。
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大城市的核心区域将逐渐禁止非自动驾驶车辆的通行和停车,从而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腾出空间。这一转变预计将在不早于2027年但不晚于2031年的时间点发生,标志着自动驾驶浪潮的转折点即将到来。美国的大多数城市市中心的大部分区域预计将采纳这一规则。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率逐年上升,预计在不早于2027年的时间点,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30%。而到了不远的未来,也就是不晚于XXXX年的某一天,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总销量的百分百。这一变革将对环境、能源效率和城市交通产生深远影响。
预测报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发展与挑战
在学术领域,关于深度学习的局限性的讨论正愈演愈烈。这些热议,早在2017年便已兴起。这场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讨论,其实早已悄然展开。现在,让我们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卓越表现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在这一片繁荣的背后,学术界却不断发出关于深度学习局限性的声音。他们指出,尽管这些技术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存在着诸多挑战和限制。这些挑战可能源于数据的复杂性、模型的局限性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不确定性等方面。这些限制和挑战可能会影响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长期发展和应用前景。学术界的热议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这一趋势预示着未来技术发展的可能方向,以及解决这些局限性的必要性。尽管挑战重重,但我们依然期待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克服这些挑战后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对深度学习的局限性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将不断超越自我,探索更广阔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吧!科技媒体的聚焦:深度学习及增强学习的局限与超越
早在不晚于2018年的时候,科技类媒体就开始关注并报道深度学习及增强学习的局限性。随着技术的深入发展,主流媒体的声音也开始转变。到了不晚于2020年时,一些主流媒体甚至开始宣称“深度学习时代已经过去”。这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与此风投公司也逐渐意识到,单纯依赖“X + 深度学习”的模式已难以满足盈利的需求。它们开始意识到,想要在新的技术浪潮中立足,必须寻找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方向。这种觉醒不早于2021年,但无疑预示着人工智能领域的下一个黄金时期即将到来。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我满怀期待。我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也就是不早于2023年但不晚于2027年,人工智能领域将出现一件被广泛认可的、比深度学习更加先进的大事。这件大事将是新的技术革命的开端,将引领人工智能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而这件大事的具体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相关的论文也在各大科技期刊上频频发表。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我们期待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每一次突破和飞跃。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和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相较于图灵测试和机器人学三定律,他们自身已成为衡量这一领域进步更为实际且有效的标准。这一转变发生在不早于2022年的时期。
图灵测试是一种评估计算机是否具有人类思维能力的测试方法,而机器人学三定律由科幻文学领域的代表人物Isaac Asimov提出。尽管这些理论在学术界有着重要地位,但在实际衡量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进步时,新闻媒体和研究人员的观察和评价显得更为直观和实用。
预测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尤其在灵活机械手的使用方面,预计在不早于2030年但不晚于2040年的时间里,机械手将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尽管当前已有一些精彩的机械手演示,但在实际大规模使用上,仍有许多待突破的技术瓶颈。
具有导航功能的机器人在美国家庭的普及也是值得期待的趋势。这些机器人将能够上下楼梯,以及在杂物或家具间等狭窄通道自由穿行。据预测,实验演示阶段将不早于2026年。而真正进入家庭,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其中,高端产品的普及可能要在2030年之后,而平价产品则可能要到2035年。目前,对于机器人来说,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仍然是一项挑战。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有更多多功能机器人投入到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工作中。这些机器人将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功能,而是能够协助老年人完成一系列日常活动,如躺下和起床、洗衣服、上厕所等。这些机器人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蓝图:展望2028年及以前的日子
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的世界将被机器人包围。可能早在 2028 年之前,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机器人就会进入市场并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家里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据预测,我们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以下一些情景的实现:
想象一下,未来的快递服务将完全由机器人完成。这些机器人将从汽车中下来,自主进入院子,甚至将包裹直接放在你的门口。这种自动化的送货过程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据实验预测,这一过程的不早于实验演示时间为 2025 年 ,系统部署的时间则预计为 2028 年。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也将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将看到能理解长篇上下文会话的智能体,它们将具备更高级别的认知能力,不易陷入认知误区和重复内容。这样的智能体将在各种场景下发挥作用,如家庭助手、客户服务等。实验演示的时间预计为 2023 年 ,而系统部署的时间则预计为 2025 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机器人的部署平台已经存在并正在不断发展,例如 Google Home 和 Amazon Echo 等智能家居设备,都为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平台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与机器人无缝对接,为我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
未来的机器人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送货到家庭助手,从实验演示到系统部署,每一步都预示着机器人技术的巨大进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充满机器人的未来吧!智能机器人的未来展望:从忠诚伙伴到自我意识
在我们日常的技术设想和讨论中,常常会出现关于智能机器人的预言和愿景。它们可能像狗狗一样聪明、细心和忠诚,能够理解并执行复杂的任务,甚至能像人一样与我们进行深度交流。现实是,尽管技术进步迅速,我们距离这样的理想状态还有一段距离。实际上,要达到这样的智能水平,我们可能需要等到本世纪末甚至更晚的时间节点——这是许多专家的共识预测。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我们正在稳步前行,一点一滴地积累进步。在遥远的未来,当我们成功创造出拥有先进智能的机器人时,我们会为其带来的巨大变革感到震撼。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有许多技术难关需要突破。每一个挑战都会引领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机器智能的潜在力量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影响。所以不必过于急切地期待未来的机器人能够完全超越人类智能水平,而应该欣赏并珍视每一步的进步和成就。在太空旅行的预测方面,我更加倾向于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突如其来的革命性进步。虽然太空旅行可能不如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样浪漫和轻松,但它无疑是人类未来探索宇宙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登月到火星探险,再到更远的星际旅行,每一步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技术创新。虽然当前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每一次成功都将为我们铺平一条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科技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和挑战。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些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日子吧!预测(太空旅行)
日期与备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太空旅行的梦想逐渐变得触手可及。以下是关于未来太空旅行的一些预测:
1. 私人公司的亚轨道载人飞行
不久的未来,不晚于2018年,我们将见证由私人公司执行的亚轨道载人(试飞员/工程师)飞行。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人类对于太空探索的新时代即将来临。
2. 付费太空旅行的初期尝试
有一些富有冒险精神的旅客愿意为这种旅程买单。他们渴望体验失重的奇妙感觉,亲眼目睹地球从太空中的壮丽景色。这样的旅行不早于2020年,但一旦实现,将为太空探索开启全新的篇章。
3. 定期的太空航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付费的太空旅行将逐渐变得常规化。预计从2022年至2026年之间,将开始定期推出这样的航班,每周都有勇敢的旅客进入太空,体验星际旅行的魅力。这将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亲身体验太空的机会。
4. 轨道载人飞行的普及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付费的轨道载人飞行将成为可能。虽然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早于2027年,但随着太空探索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一天终将到来。届时,更多的人将有机会亲眼目睹地球以外的宇宙美景。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俄罗斯提供的飞往国际空间站的付费旅行仅有8趟航班和7位旅客。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太空旅行将更加普及和常态化。随着更多的私营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太空旅行的门槛将逐渐降低,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实现星际之梦。美国下一次载人轨道飞行的展望
探索未知,勇往直前。人类对火星的向往和探索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关于在火星上的具体行动,我们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等待。
据悉,人类开始使用之前运送到火星的货物,恐怕要等到至少 2032 年才能得以实现。这一时间节点似乎比我们任何人预期的都要长,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对于勇于探险的人类来说,这样的挑战也是无法避免的。
更进一步,想在火星上建立第一个“永久”殖民地,时间可能更要推迟到 2036 年或者更晚。这将是一个奇迹的创造,代表着人类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勇气可嘉的探险精神。
至于在地球上实现点对点的传输,也就是所谓的瞬间移动,虽然听起来十分诱人,但我恐怕在不久的将来难以看到这一场景的实现。这需要新的重大科技突破,而目前我们尚未看到这样的迹象。人类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未来是否能实现这一设想,我们拭目以待。两座城市间迎来Hyperloop超级高铁定期服务
近日,好消息传来,两座繁华都市之间正式开通Hyperloop超级高铁定期服务。这一创新交通方式的开通,将极大地缩短城市间的通行时间,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
关于这一服务的背后,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Rodney Brooks。这位出生在澳大利亚的杰出科学家,拥有南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数学本科学位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学位。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多年,并创办了电脑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一直担任总监至2007年。这位机器人领域的著名教授,不仅是iRobot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还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以及多个权威行业机构的成员。他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在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力量。
与此还有一个团队也在为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而努力,那就是Rethink Robotics。该公司推出的智能协作型机器人,能够完成传统自动化方案无法完成的工作,革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旗下的Baxter和Sawyer机器人在Intera软件平台的支持下,能够适应现实世界的多变环境,灵活切换应用场景,像人类一样完成任务。无论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的制造商,都能享受到其带来的极速部署、易于采用和灵活多样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创新。
Rethink Robotics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其产品已在全球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广泛销售。该公司的成功背后,得益于一群强大的投资方支持,包括Bezos Expeditions、CRV、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Sigma Partners、DFJ、GE Ventures以及高盛集团等。
随着Hyperloop超级高铁定期服务的开通,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出行将更加便捷高效,而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